灰色系統理論
灰色系統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由中國華中理工大學鄧聚龍教授首先提出並創立的一門新興學科,它是基於數學理論的系統工程學科。主要解決一些包含未知因素的特殊領域的問題,它廣泛應用於農業、地質、氣象等學科。
1982
年,中國學者鄧聚龍教授創立的灰色系統理論,是一種研究少數據、貧信息不確定性問題的新方法。灰色系統理論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樣本」、「貧信息」不確定性系統為研究對象,主要通過對「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開發,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實現對系統運行行為、演化規律的正確描述和有效監控。社會、經濟、農業、工業、生態、生物等許多系統,是按照研究對像所屬的領域和範圍命名的,而灰色系統確是按顏色命名的。在控制論中,人們常用顏色的深線形容信息的明確程度,如艾什比(Ashby)將內部信息未知的對象稱為黑箱(BlackBox),這種稱謂已為人們普遍接受。我們用「黑」表示信息未知,用「白」表示信息完全明確,用「灰」表示部分信息明確、部分信息不明確。相應地,信息完全明確的系統稱為白色系統,信息未知的系統稱為黑色系統,部分信息明確、部分信息不明確的系統稱為灰色系統。
灰色系統理論的基本原理
1、差異信息原理。
差異是信息,凡信息必有差異,我們說兩件事物不同,即含有一事物對另一事物之特殊性有關信息。客觀世界中萬事萬物之間差異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世界的基本信息。
2、解的非唯一性原理。
信息不完全、不確定的解是非唯一的,由於系統信息的不確定性,就不可能存在精確的唯一解。
3、最少信息原理。
最少信息原理是「少」與「多」的辯證統一,灰色系統理論的特點是充分開發利用已佔有的最少信息,研究小樣本、貧信息不確定性問題,所獲得的信息量是判斷灰與非灰的分水嶺。
4、認知根據原理。
信息是認知的根據,認知必須以信息為依據,沒有信息,無以認知,以完全、確定的信息為根據,可以獲得完全確定的認知,以不完全、不確定的信息為根據,只能獲得不完全確定的認知。
5、新信息優先原理。
新信息認知的作用大於老信息,直接影響系統未來趨勢,對未來發展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現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