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的自然環境與資源稟賦
日本是一個土地狹小、人口密度高而自然資源貧乏的島國。國土面積37.7萬平方公里,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4個主島及其附近3900多個島嶼組成,呈狹長形南北延伸達3800公里,故有「日本列島」之稱。島內多山地丘陵並在中部彙集成「中央山結」,平原僅佔國土面積的15%,狹小、零散分佈於大河下游及沿海,成為日本人口和城市密集地區。人口在1946--1996年間的50年裡,由7300萬增長到1.26億。從自然稟賦條件看,日本屬於自然資源貧乏而勞動力資源豐富的經濟類型。礦產資源種類並不少,但因蘊藏量不豐而遠不能滿足工業發展之需,如石油、鐵礦石等消耗量大的工業原料都要依賴進口。這一經濟發展的不利條件迫使日本經濟必須走外向發展和集約發展的道路。
2.日本資本主義近代化發展特點
發達國家的經濟現代化是在其資本主義近代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世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日本是一個「後髮型」的國家,其經濟現代化過程或趕超歐美國家的過程表現出許多富有自身特色的方面。在近現代史上日本經歷了兩次重大歷史轉折和經濟崛起:第一次以1868年的「明治維新」為契機,通過改良式的資產階級革命和對外武力擴張,不僅成功地扭轉了淪為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命運,而且實現了經濟和社會的近代化,並迅速躋身於帝國主義列強之林。第二次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慘敗為契機,通過和平發展的道路實現了經濟現代化,崛起為世界經濟大國之一。
3.侵略戰爭後果與最初的環境
1945
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艦上簽署投降文件,盟國開始了對日本的佔領。戰爭給日本自身造成的破壞和損失也很嚴重。以美國為首的佔領當局一開始出於剷除日本對外侵略的社會經濟根源,削弱經濟競爭對手,緩和世界反法西斯民主力量和日本各階層民主改革的壓力的目的,對日佔領政策是比較嚴厲的,要讓日本自作自受。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之一,日本被趕出了世界政治與經濟舞台,它突然發現自己一下子成了「國際孤兒」,國民處於心理和精神上的衰竭狀態。
4.美國對日政策的變化與日本經濟復興的契機
美國對日本佔領從1945年9月2日開始到1952年4月28日終止。這段時期以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美蘇對峙和冷戰開始的標誌)出台分野,美國對日政策來了個從落井下石到雪中送炭的180度大轉彎,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革命即將勝利,美國急於需要日本成為美國對抗和遏制蘇聯及社會主義世界大棋局上的一粒重要棋子。
美國對日政策的根本轉變,即從過去的抑制轉化為大力扶持日本經濟恢復和發展,使之成為美國在東亞和遠東勢力的堡壘,對於日本戰後經濟復興具有極為的重大作用。
首先,中止戰爭賠款、設備拆遷,避免了日本戰後經濟恢復的進一步損失和困難。
其次,保留以財閥為核心的壟斷組織。
第三,大力抑制惡性通貨膨脹,為日本恢復穩定經濟和秩序,起了重大作用。
5.日本自身的社會經濟改革
在戰敗和被佔領的特定歷史條件下,日本實行了戰後社會經濟的重大改革。
改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各個領域,從本質上說,日本戰後的社會經濟改革是在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範疇內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對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明治維新」的歷史性補課,對日本資本主義現代化發展有著劃時代的意義並成為日本經濟現代化發展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