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主要經濟學流派
1、重商主義學派:產生於15世紀,全盛於16、17世紀,瓦解於17世紀下半葉,基本觀點:貨幣與對外貿易的重要性。
2、重農主義學派:重農學派是十八世紀50~70年代的法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學派。它以自然秩序為最高信條,視農業為財富的唯一來源和社會一切收入的基礎,認為保障財產權利和個人經濟自由是社會繁榮的必要因素。
3、古典學派:古典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始於十八世紀Adam
smith的《國富論》,而終於1936年J.M.Keynes出版《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之前。
主要思想: 1) 古典二分法,貨幣中性。貨幣數量只會影響物價,不會影響實際的產出。 2)
價格機能會充分調整,使勞動市場、資本市場、商品市場供需平衡,因此經濟達到充分就業水平。(即存在垂直的供給曲線) 3)
總需求隱含在貨幣數量學說中,AD曲線是一條雙曲線。 4) 政策含義:對於短期的景氣循環,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場。
4、新古典學派(劍橋學派):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西方經濟學占統治地位的邊際主義學派。 主要思想: 1)
以生產成本分析為中心的供給理論和以效用分析為中心的需求理論相結合。 2) 供給能自動創造需求,市場經濟能夠自動均衡。 3)
邊際分析,局部均衡分析。 4) 政策含義:資本主義制度具有自動調節的機能,反對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5、凱恩斯學派:1930年代全世界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出現了極高的失業率,使古典學派的理論架構破滅。凱恩斯就在這種環境中孕育出革命性的理論,他的理論主導以後的經濟學界達30年之久,其影響力至今沒有消失。
主要思想: 1) 大蕭條是由於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 2) 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貨幣流動偏好 3)
短期內,價格不易變動,價格具有剛性。
6、新古典綜合派(後凱恩斯主流派)和後凱恩斯學派——兩個劍橋之爭
新古典綜合派試圖在凱恩斯的總量經濟範疇基礎上,用新古典的個量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去構造一個所謂和諧統一的新經濟學殿堂。
基本理論體系: 1) 是新古典經濟理論加上工資剛性假設條件的總供給曲線; 2) 是從IS—LM模型到處的需求曲線; 3)
是菲利普斯曲線與總供求曲線的結合。 政策目標: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7、後凱恩斯學派
後凱恩斯主義反對新古典的微觀經濟理論,堅持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力圖使兩種理論進一步分裂。該學派在理論上基本特點為: 1)
將凱恩斯的短期、比較靜態分析拓展為長期、動態化分析 2) 後凱恩斯主義反對新古典綜合派恢復傳統經濟學均衡分析方法 3) 強調收入分配理論
4) 批判邊際生產力分配 5) 強調貨幣會導致資本主義經濟不穩定 6) 重視規範分析的方法
後凱恩斯學派的經濟政策主張,是依據其收入分配理論提出的。他們主張: 1) 改進先行稅收制度,實現收入均等化。 2)
通過政府的福利措施,緩解「富裕中的貧困」的現象。3)
對投資進行全面的社會管制,克服經濟盲目增長,把經濟社會納入凱恩斯所設想的「長期充分就業長」的軌道。
8、貨幣學派
貨幣主義是二十世紀50~60年代,在美國出現的一個經濟學流派,亦稱貨幣學派,其創始人為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弗裡德曼。
貨幣學派在理論上和政策主張方面,強調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是引起經濟活動和物價水平發生變動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弗裡德曼從20世紀50年代起,以制止通貨膨脹和反對國家干預經濟相標榜,向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和政策主張提出挑戰。他在1956年發表《貨幣數量論—重新表述》—文,對傳統的貨幣數量說作了新的論述,為貨幣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
9、奧地利學派
認為社會是個人的集合,個人的經濟活動是國民經濟的縮影。通過對個人經濟活動的演繹、推理就足以說明錯綜複雜的現實經濟現象。
奧地利學派的理論核心是主觀價值論,即邊際效用價值論。
10、供給學派
供給學派是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個經濟學流派。該學派強調經濟的供給方面,認為需求會自動適應供給的變化,因而得名。
11、理性預期學派
理性預期學派是在凱恩斯經濟學危機中興起的西方重要經濟學流派之一。理性預期學派的基本觀點:
1) 預期的形成本身成為經濟分析的對象 2) 把經濟活動當事者所可能採取的對策作為研究的對象 3) 堅持新古典的信條 等等。
二、凱恩斯經濟學派:
1、凱恩斯的時代背景
凱恩斯生活在自由放任的私人企業制度到私人壟斷過渡的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開始從殖民帝國、世界工廠的峰頂一步步衰退了下來。從1920年開始,英國經濟就陷入了停滯狀態,煤炭、棉紡織品、造船工業等重要部門因國內市場狹窄和出口不順利而無法恢復元氣。
英國經濟在二十年代初期的不景氣由於統治者的錯誤決策而更加加深。
龐大的失業大軍造成一系列社會問題,如何降低失業率便成為英國朝野共同關心的問題。
2、凱恩斯主義的理論
就業理論是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體系的核心。
(1)、充分就業的含義
凱恩斯承認有三種失業。
所謂摩擦性失業,是指由於勞動市場的不完全性或暫時的失調而偶然出現的失業。所謂自願失業,是指客觀上有工作崗位,但勞動者由於種種原因而不願去就業所造成的失業。
所謂非自願失業,是指由於社會對商品的需求不足,以致不足以使生產吸收願意工作的人去工作而造成的失業,因此,又稱需求不足的失業。
(2)、有效需求原理
這是凱恩斯用以分析失業原因的理論。
在凱思斯看來,資本主義經濟之所以通常都是「小於充分就業的均衡」的原因則在於有效需求不足。 為什麼會出現有效需求不足呢?
凱恩斯認為,這是由於存在三個基本心理規律決定的。 第一,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第二,資本邊際效率遞減。 第三,流動偏好又稱靈活偏好。
另外,凱恩斯的其他主要經濟理論:經濟危機理論 、投資乘數理論 、利息理論和工資理論、物價理論。
政策主張:
針對30年代資本主義嚴重經濟危機和大批工人失業的局面,凱恩斯政策主張的主要目標,是要實現充分就業,克服經濟危機。
凱恩斯認為,國家對經濟干預的形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運用財政政策,二是運用貨幣金融政策。
財政政策的主要內容是:在經濟衰退時,應擴大政府開支和實行減稅。他特別強調政府舉債支出的作用。
貨幣政策的主要內容是,要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以影響利息率的變動來間接影響社會總需求。
社會改良主義:
凱恩斯以有效需求論為依據最後又得出了社會改良主義的結論,因為他把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失業的原因歸結為社會有效需求不足,並且認為這不僅直接導源於三個基本心理規律,也在於資本主義制度的分配不公。
如何解決財富與所得的分配不公問題,凱思斯提出了兩方面的設想:
(一)加強對富人直接稅的徵收。
(二)消滅食利者階級。
三、當前通貨膨脹的現象成因、理論及解決方法:
當前,通貨膨脹主要由流動性過剩和經濟增長偏快引起,並由此引發了社會失業等諸多問題。因此,今年來的一系列宏觀調控都是圍繞著如何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以抑制投資、收縮流動性。
根據弗裡德曼-貨幣學派的解釋,中國出現的通貨膨脹是由於貨幣供應量過多造成的,由於自2003年以來,中國的貨幣供應量迅速增加,結果是幾乎馬上促進了產量Y的增加,但是對價格水平P的效應延遲到2006年才顯現。產量迅速增加就被稱為過熱。貨幣供應增長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幣被低估,導致中國有大量的貿易盈餘和大量的外匯流入。大量流入的外匯又兌換成人民幣。這個規模是如此巨大,以至於中國中央銀行難以控制。一旦人民幣匯率在未來幾年逐步上調到均衡水平,這種無法控制的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將放緩,通貨膨脹率也將逐步降低。
通貨膨脹的治理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在治理通貨膨脹的過程中的主要措施包括:
1.
貨幣政策。一是降低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以壓抑總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資需求,並刺激儲蓄增加,從而保證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
2.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採取工資物價管理政策,以阻止工會和壟斷企業這兩大團體互相抬價所引起的工資、物價輪番上漲的趨勢。
3.對外經濟政策。我國必須採取適當的對外經濟政策,以減輕國際收支失衡對國內物價的不利影響,井阻止國外通貨膨脹的輸入。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
(1)實行浮動匯率。
(2)與各國在貿易和金融領域採取協調措施。
4.加大宏觀經濟調節力度。
5.切實加強糧食生產,確保糧食供應,穩定糧食價格。
6.降低勞動工資水平,從宏觀上調控分配,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實現公平和效率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