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當我們設計一般的結構時,往往要求結構在規定荷載作用下處於或基本處
於彈性工作階段,結構設計要有足夠的強度,保證安全,又要有足夠的剛度,保證結構的變
形在使用許可範圍之內。這種預應力結構內力的分析與設計一般採用彈性分析法。在實際工
程中,按照這樣的原則設計出來的結構,如果沒有遇到特別的情況,在預期的荷載作用下,
極少出現嚴重破壞、過度變形等不正常狀態。本課程內容包括:地震基本知識,地基基礎抗震設計,結構地震反應分析,鋼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房屋隔震與消能減震結構設計以及高聳結構的抗震設計方法。
而地震作用則不同,由於地震本身的隨機性很強,在某一地區,在某一基準期內,可 能出現的最大地震動是一個隨機變量,事先無法預知。相對於上述荷載,地震動的影響次數
少,作用時間短,各次地震的強度差異很大。若要求在各種強度地震動下,結構仍然保持彈
性狀態是很不經濟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結構的抗震設計與結構抗禦其他荷載作用的 設計是不同的,結構工程師應準確理解與把握結構抗震設計的基本原理。
安全準則
地震會造成極其嚴重的自然災害。但是,地震的發生又是一種隨機現象,難以確切地預測。對於這樣的偶然作用,不同的工程結構應採用不同的安全準則和設防標準。如對於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允許在預期的地震作用下出現一些破損但不致倒塌,不經修理或經過一般修理就可繼續使用。而對於重要的工程設施,如核電站、大壩等,則不允許損壞。
設計原則
1選擇對抗震有利的場地和地基,堅硬而穩定的地基有利於抗震,鬆軟、不均勻或易於產生液化的地基,則對抗震不利。2作好總體規劃,使建築物和工程設施的佈置疏密得當,以利地震時人員疏散和便於救援。把易於產生火災等次生災害的工程或設施設置得遠離主體工程。供水、供電及通訊等生命線工程的主幹線應避開不利抗震的地段。3選擇合理的結構設計方案,如建築物宜外形規整,承重結構有一定變形能力。地下管線增設柔性接頭。在河床兩岸地質條件差異較大的河段不宜採用超靜定橋樑結構等。4嚴格控制施工質量,嚴格檢驗工程材料的規格、品種和質量,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施工質量檢查。5符合當地的地震設防標準,並滿足國家抗震設計規範的要求。
抗震設計 一般包括結構抗震強度驗算和構造措施兩方面。
強度驗算
通過抗震強度驗算,使工程結構在預期的強烈地震作用下不致產生破壞、過大變形和失穩。因此,結構的計算抗震內力應小於結構抗側力的能力,結構的計算變形應小於結構的變形能力。其驗算方法,可分為靜力理論計算法和動力理論計算法(見地震作用)。從結構反應考慮,可分為彈性設計法和彈塑性設計法。
構造措施
結構抗震構造措施是提高工程結構抗震能力的重要方面。構造措施設置的基本原則是:1使結構體形簡單,受力明確,防止因不規則的平面、立面而產生局部應力集中而導致破壞。在可以分開的情況下,合理設置抗震縫。2加強整體性,使各構件間連接牢固。3使構件和結構具有一定的延性,在允許非彈性變形時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震能量。4在軟弱和可液化的地基上,應採取必要措施改善地基並提高地基的穩定性。
房屋抗震措施
磚石結構房屋應增加鋼筋混凝土圈梁,但對房屋高度應有一定限制,超過高度的磚石結構房屋應設置抗震柱(構造柱,見牆板結構),以加強樓板與牆體、縱牆與橫牆的連接。鋼筋混凝土多層房屋應合理設置抗震牆並加強角柱的配筋,樑柱節點應適當加密箍筋。裝配式結構則應減少連接節點,保證連接點的強度和韌性。單層工業廠房宜採用輕屋面體系,合理佈置支撐系統加強屋面的整體性,加強圍護結構與承重結構的連接。
橋樑抗震措施
其他結構抗震措施
各種管線均應採用柔性接頭。架空管道的支架要有足夠的變形能力,管道連接要牢固。各種貯液罐應加強外壁的剛度,防止地震時附加水壓力造成的屈曲破壞。高架水塔應加強支承架的支撐和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