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的建立和其勢力的養成,是清廷利用明朝降將平定及鎮守南方的結果。三藩之亂則是其削藩直接導致的後果,這場叛亂最終清廷取勝。那麼三藩之亂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與影響?
三藩之亂簡介
三藩之亂,是清朝初期三個藩鎮王發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關後需要對付李自成農民軍和南明政府的反抗,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但20年後,南方駐雲南的吳三桂、駐廣東的尚可喜、駐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已經形成很大的勢力,與清廷分庭抗禮。其中吳三桂勢力最大,不僅在經濟上是中央政府沉重的負擔,而且威脅到清政權。
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決定。吳三桂首先於這年11月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將矛頭指向朝廷。吳三桂軍由雲、貴而開進湖南,幾乎佔據湖南全省。進而佔據四川,四川官員紛紛投降。福建、廣東、廣西、陝西、湖北、河南等地都有藩王或將領響應。吳三桂在湖南沿江佈置防禦工事,不敢再向北發展,康熙帝抓住機會調整戰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堅決打擊吳三桂,而對其他的反叛者卻實行招撫,通過分化力量而孤立吳三桂。軍事上僅以湖南為進攻的重點,同時能夠充分信任漢將,這樣就鼓舞了朝廷軍隊的士氣。在耿精忠、尚之信歸順清廷之後,吳三桂於
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稱帝,立國號周,建元昭武,大封諸將。其實這時的吳三桂已到了窮途末路。他積鬱而死後,將所謂的「帝位」傳給孫子吳世璠。
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軍進入雲貴省城,吳世璠自殺,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對於清廷來說,是確立穩定的皇朝統治的標誌。
三藩之亂的結局與影響
1673年(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歲的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但未能改變叛軍的困境。同年秋,吳三桂病死,形勢陡變。叛軍無首,眾心瓦解。其孫吳世璠繼承帝位。清軍趁機發動進攻,從此叛軍一蹶不振,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逐步為清軍攻陷。但馬寶、胡國柱等叛軍仍困獸猶鬥,節節頑抗;滿洲將帥仍多遷延,以致時逾兩年,清軍才進逼雲南,康熙二十年底,圍攻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餘眾出降,三藩之亂終告平定。
清廷在平叛戰爭結束後,沒收藩產入官充當軍餉,撤藩回京師。除吳三桂部調往邊區站、台服役外,其餘各部重新編入八旗。福州、廣州、荊州派八旗兵駐防,廣西、雲南派綠營兵鎮守,徹底消除了藩鎮制。此外,這次平叛戰爭的勝利,意味著受「三藩」割據之害的人民的解放,給這些地區的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從而有利於邊疆和內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之後,又於公元1683年滅亡了台灣的明鄭政權。至此徹底消滅了南明的抗清實力。從此有組織的反清復明運動不復存在。此後,清廷才開始從事行政和財政經濟的調整改革,然後致力於解決邊疆問題。
學習中國歷史,尤其是中國近古史一定要聯繫顧世界形勢。把中國歷史看做是世界歷史中的一部分。前三藩:明朝福王、唐王、桂王所建立的弘光政權、隆武政權、和永歷政權;四藩:滿族入關前,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忠明、智順王尚可喜加之1644年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後三藩: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耿忠明之孫,耿繼茂之子);三逆:吳三桂、尚之信(尚可喜之子)、耿精忠
三藩問題的本質:是少數民族對漢族群體依賴和對漢族傳統文化最大限度認同的產物。
大中國、民族認同感(滿洲貴族已用儒家文化武裝自己);民族融合起到主要作用。兩個民族之爭是「同室操戈之爭」。清朝入關前是以滿蒙為核心,團結漢族而形成的國家政權。
一 、世界形勢。
1.歐洲資本主義興起和殖民主義的興起。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變世界為資本主義的殖民地。
2.中國與世界同時發生變革,但是實質是不同的,民族易主,滿人治漢,漢人不服。
二、當時中國藩鎮名稱。
1,前三藩,明朝福王,唐王,桂王建立的弘光政權,隆武政權,永歷政權
2,四藩,滿族入關前的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忠明和智順王尚可喜,以及1644年平西王吳三桂
3,後三藩,耿精忠,吳三桂,尚可喜
4,三逆,吳三桂,尚之信,耿精忠
三、大中國的一統。
1,三藩的本質:少數民族對漢族依賴和對漢族文化認同的結果。
2,過渡國家政權問題
(1)崇禎及後三藩
(2)後金政權
(3)大順,大西政權
3,民族文化認同問題
(1)少數民族入主時間都是王朝沒落時代
(2)貶稱少數民族
(3)國家民眾主體是漢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