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前位置:首頁 >
【國家精品課程】 > 哲學歷史 > 哲學.思想.傳統.邏輯 |
|
|
課程名稱: 軸心時代的中國思想家 |
|
課程編號: |
AS_0680 |
系列: |
國家精品課程 |
授課學校: |
山東大學 |
集數: |
全 6 集 |
授課語言: |
中文 |
光碟版: |
1 片教程光碟(mp4檔) |
|
簡 介: |
先秦儒、墨、道、法、兵諸家存在內在邏輯上的聯繫。陳炎教授從系統論和結構主義原則入手,將其置於共時框架中,通過解讀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孫子、墨子、韓非子.......... |
|
網路版: |
NT$ 295 元
|
購 買: |
|
|
光碟版: |
354 元(優惠中)
|
|
光碟版 配送服務僅供(台灣地區) |
|
訂購說明: |
◎優惠期間中!各版本為均一價,請於結帳時註明
◎網路版→Youtube版-無限期使用-,請備記Gmail帳號
◎光碟版→各國(地區)暫不提供光碟配送服務
◎下載版→由Google 雲端硬碟下載,(請備記
Gmail帳號) 訂購多套另附--贈送課程
|
|
喜歡這門課程嗎?按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吧!
|
|
|
|
→課程名稱: |
軸心時代的中國思想家 |
→共 6 堂課 |
→山東大學 |
"國家級" 精品教學影片 |
課程為中文字幕,發音為純正國語,
如同身處在大學課堂上課般輕鬆學習!(HD版本,附字幕檔) |
先秦儒、墨、道、法、兵諸家存在內在邏輯上的聯繫。陳炎教授從系統論和結構主義原則入手,將其置於共時框架中,通過解讀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孫子、墨子、韓非子,揭示五大學派構成的整體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其相互關係。通過這一個共時性網絡系統,闡發了各學派、代表人物在物質與精神、「內聖」與「外王」、社會與自然、個體與社會、自然與倫理、出世與入世等方面的異同,以此區分了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之思維方式的不同。 |
[第1課]「以仁釋禮」的孔子
孔子為了恢復周禮,為「禮」尋找到一種內在的情感依據,即「以仁釋禮」。所謂「以仁釋禮」,就是利用「亞細亞的古代」未被徹底斬斷的人與人之間的血緣紐帶和親倫關係,在情感上論證「禮」的合理性。從內心體驗上講,孔子的「仁學」克服了先民在異化中的孤獨感和幻滅感。在外在行為上,孔子的「仁學」顯然有利於從倫理的角度來維護統治階級的現存秩序。
[第2課] 主張「性善」的孟子與堅持「性惡」的荀子
孟子「性善論」抓住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進一步在親倫的血緣情感背後找到更為深刻的人性依據。其主張更多的是將注意力放在個體心性的修養上,而對於安邦定國的群體實踐,則缺乏系統的、可操作的指導意義。荀子「性惡論」使孔子關於「禮」的學說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進而在這種社會的等級關係之中找到更為深刻的人性依據。其主張更多的是將注意力放在社會關係的整合上,而對於個體心性的修養卻缺乏執著的、形而上的追求。
[第3課] 「以道釋德」的老子
" 在理論上,老子主張以「道」釋「德」;在實踐上,老子主張回歸自然。所謂以「道」釋「德」,就是將人的品德歸結為以樸素自然為基礎的「無為」。從內心體驗上講,老子的「道學」在心理上修復了早期人類與自然渾然一體、未經分化的整體感。在外在行為上,老子用人與自然之間更為質樸的情感來取代「周禮」中人與人之間已被異化了的情感。因此,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儒道互補才成為可能。「道法自然」也包含著深刻的兩面性。一方面,他主張消極無為,順應自然;與此同時,在老子超然物外、異世高蹈的言辭背後,有其冷酷無情、善謀權術的另一面。
老子的學說中也暗含著「內聖」與「外王」兩個層面:從自然之道出發,順應自然規律並用以修身的部分,即老子的「內聖」之學;從自然之道出發,利用自然規律並用以治人的部分,即老子的「外王」之術。前者追求一種「無為」的境界,後者追求一種「無不為」的後果。老子學說的矛盾雙方也分別在莊子和孫子那裡得到了發展和深化。"
[第4課] 追求「至德」的莊子與利用「詭道」的孫子
莊子從老子的「道學」中發現了人與物在「物性」層面上的溝通。以這種「齊物論」的思想為基礎,莊子進一步提出了齊是非、齊貴賤、齊生死的世界觀。在這種世界觀的基礎上,莊子的人生境界——「逍遙游」成為可能。「逍遙游」是一種精神的自由。為了獲得這種精神的自由,他將老子的「靜觀」、「玄覽」發展為自己的「心齋」、「坐忘」,從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中引申出一種體驗生命的境界來。
孫子對「道」的重視與發揮主要在方法論方面。這使得孫子能夠冷靜、客觀地對待戰爭中複雜多變的矛盾關係,從而趨利避害,贏得戰爭的勝利。孫子從「術」的軍事謀略出發,進一步利用了老子之「道」的辯證法因素。
老子的思想經莊、孫兩家也實現了「內聖」(游)、「外王」(術)的對峙,客觀上在不自覺地向著墨、法兩家分別靠攏,以尋求更大的網絡聯繫。"
[第5課] 倡導「兼愛」的墨子
在對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孔子講「仁愛」,即建立在親子血緣基礎之上的親情之愛,其表現形態為愛而有別、愛有差等;墨子講「兼愛」,即一種超越血緣關係之上的人類之愛,其表現形態為愛而有兼、愛無差等。從人格理想的要求看,孟子雖然在表面上痛斥墨子以維護儒學,而他的「性善」理論卻恰恰處在由孔子的「仁學」向墨子的「兼愛」相過渡的邏輯中介上。從政治制度的角度講,孔子的「仁愛」維護了周代以血緣、家族為基礎的等級制度,因而在政治行為上,他反對「僭越」、主張「正名」,要求嚴格劃定「君子」和「小人」、「上智」與「下愚」的界限。他而墨子的「兼愛」則正是要消除這種嫡庶親疏觀念、禮樂等級制度,因而代表了新興的社會政治意識。從「仁愛」與「尊尊」出發,孔子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主張上下有等、君臣有別;從「兼愛」與「尚賢」出發,墨子則強調「上同而不下比」(《墨子·尚同》),主張上下同心、君臣一志。與上述倫理、政治思想相關,儒、墨兩家在社會理想方面也有著廣泛的內在聯繫。
[第6課] 相信「法律」的韓非子
韓非子在堅持「性惡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將荀子「貴賤有等」的禮,改造為「法不阿貴」的法。韓非子還進一步將老子哲學的辯證法引入了更為廣泛的社會政治生活,揭示了人性中自私、陰暗的一面。作為聯繫儒、道兩家的中介環節,韓非子不僅把荀子的「性惡論」和孫子的軍事謀略糅合為法、術、勢三位一體的哲學,也在二人的影響下徹底貫徹了唯物論和無神論的思想。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將儒、墨、道、法四家,以及孔、孟、墨、莊、老、孫、韓、荀八子看成是一個共時狀態的網絡系統。以圖示之:以圖表方向而論,從功能上講,(1)
越往上,精神追求的成分越多,物質利益的成分越少;宗教神秘主義的內容越多,政治現實主義的內容越少。(2)越往下,「外王」的成分越多,「內聖」的成分越少;可操作的內容越多,可信仰的內容越少。(3)
越往左,社會的成分越多,自然的成分越少;群體結構的內容越多,個體自由的內容越少。(4)越往右,自然主義的成分越多,倫理主義的成分越少;「出世」的內容越多,「入世」的內容越少。
|
|
|
|
|
|
|
|
|
|
|
|
易學族課程網 http://www.estu.com.tw/
易學族自學網 http://www.estucourse.com/
電子信箱: estuLearn@gmail.com
Copyright © 2017
Estu. All Rights Reserve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