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及動物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應用學科。包括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基本定義
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靈魂在希臘文中也有氣體或呼吸的意思,因為古代人們認為生命依賴於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結了。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直到19世紀初,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原先,心理學、教育學都同屬於哲學的範疇,後來才各自從哲學的襁褓中分離出來。科學的心理學不僅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現象進行說明,以揭示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及動物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應用學科。包括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人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人心理機能在社會的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人的心智。
心理學分為五個子領域,即:神經科學(Neuroscience)、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社會心理學(Society
psychology)、臨床心理學(Clinical psychology)這五個子領域了。
簡單來說的話,神經科學研究通過觀察人類大腦的反應來研究他們的心理;發展心理學是研究人類是如何成長、發育和學習的一門學科;認知心理學是通過計算機方法來研究心理,即將心理比喻成計算機,看人類是如何遊戲、辨別語言和物體辨認等;社會心理學則是研究人類的群體行為,怎樣與他人交流;臨床心理學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心理學主要是幫助人們心理健康的一門課。
基礎知識
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英文名稱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心理學既研究動物的心理(研究動物心理主要是為了深層次地瞭解、預測人的心理的發生、發展的規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因此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
心理學歷史
19
世紀生理學和物理學的發展,為科學心理學的誕生準備了必要條件。德國感官生理學家韋伯(1795—1878)首先確立了感覺的差別閾限定律。稍後,費希納
(1801-1887)發展了韋伯的研究,運用心理物理法確定了外界物理刺激和心理現象之間的函數關係。他們的研究方法成為科學心理學研究的楷模。心理學從哲學中真正分離出來而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主要由德國生理心理學家馮特(1832—1920)完成。1879年,馮特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用實驗的手段來研究心理現象,這被公認為是心理科學獨立的標誌。
什麼是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師是指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咨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心理健康尚屬正常範圍的來訪者解除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治療師的界限雖有交叉,但不能混淆。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治療師固然都能夠就家庭、婚姻、職業、青少年教育等方面進行輔導,然而心理咨詢師的療程更短、也沒有處方權。心理學分支
它包括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心理測量學等分支。
十大心理學派名稱
內容心理學派、意動心理學派、構造主義心理學派、機能主義心理學派、行為主義心理學派、格式塔心理學派、精神分析心理學派、日內瓦學派、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認知心理學派。
心理學領域
心理學分為七個子領域,分別是:認知心理學視角、社會文化心理學視角、臨床心理學視角、行為心理學視角、生物心理學視角、發展心理學視角、特質(人格)心理學視角。
研究方法
心理學研究方法是研究心理學問題所採用的各種具體途徑和手段,包括儀器和工具的利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測驗法、檔案法等。
研究任務
描述心理事實
從科學心理學的角度對各種心理現象進行科學界定,以建立和發展心理學中有關心理現象的一個完整的、科學的概念體系。這涉及到大至對整個心理現象、小至對某一具體心理現象的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確定。
揭示心理規律
科學的心理學不能只限於描述心理事實,而應從現象的描述過渡到現象的說明,即揭示某些現象所遵循的規律。
一方面,研究各種心理現象的發生、發展、相互聯繫,以及表現出的特性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研究心理現象所賴以發生和表現的機制。它包括心理機制和生理機制兩個層面上的研究。前者研究心理現象所涉及到的心理結構組成成分間相互關係的變化;後者研究心理現象背後所涉及到的生理或生化成分的相互關係和變化。
指導實踐應用
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如何瞭解、預測、控制和調節人的心理。例如,可以根據智力、性格、氣質、興趣、態度等各種心理現象表現的情況,研製各種測試量表,藉以瞭解人們的心理發展水平和特點,為因材施教和人職匹配提供依據。
研究原則
客觀性
指在心理學研究中必須尊重客觀事實。一起心理的各種刺激時客觀的,心理的各種行為表現如語言,表情和身體的動作,變化等也是客觀的。我們在觀察和實驗設計、收集各種數據材料、分析整理記錄和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比學堅持客觀性原則,不能主觀臆測,
不能暗示,不能虛構。
發展性
心理現象始終處於發展變化之中,我們必須遵循發展性的原則,不僅要看當前的心理活動特點,還要看到心理發展變化的方向,絕對不能把心理看成是固定不變的。即使是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也可能因各種因素長期影響而發生變化。
實踐性
人的心理是在社會實踐中發生、發展的。心理學研究,不僅需要在實驗室中進行,而且需要在各種實踐中進行;既要理論研究,也要注重應用的研究。
系統性
要求在對人的心理現象進行研究時,必須考慮各種內、外因素相互之間的關係和制約作用,應該把某一心理現象放在多層次、多因素和多維度的系統中進行分析。
倫理性
對心理現象和過程的研究應當符合社會和生命倫理的要求。心理學是關於人的科學,因此,任何心理學研究都不得為了獲得研究資料,而對被試施加對其身心健康和以後發展有不利影響的處理,也不得在未經被試允許的情況下,把被試的任何檔案資料公佈或供給其他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