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前位置:首頁 >
【大學教育課程】 > 自然學科 > 天文|生物|生化|科學 |
|
|
課程名稱: 微生物學 |
|
課程編號: |
MS_5500 |
系列: |
(大學)國家級課程 |
授課學校: |
浙江工業大學 |
授時: |
全 67 講 |
授課語言: |
中文 |
光碟版: |
2 片教程光碟(mp4檔) |
其他說明: |
.......... |
|
簡 介: |
本課程是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由浙江工業大學和浙江大學的國家級、省級優秀講課教師主講,主要面向工學類專業學生,注重提高學習者的社會責任感和應用微生.......... |
|
光碟版: |
NT$ 750 元
|
購 買: |
|
訂購說明: |
◎優惠期間中!各版本為均一價,請於結帳時註明
◎網路版→檔案複查中,暫不提供
◎光碟版→各國(地區)暫不提供光碟配送服務
◎下載版→由Google 雲端硬碟下載,(請備記
Gmail帳號) 訂購多套另附--贈送課程
|
|
喜歡這門課程嗎?按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吧!
|
|
|
|
|
|
|
本課程是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由浙江工業大學和浙江大學的國家級、省級優秀講課教師主講,主要面向工學類專業學生,注重提高學習者的社會責任感和應用微生物學知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通過「微生物產品」的設計及可行性分析培養學習者利用微生物進行創新、創業的能力。 |
|
—— 課程團隊 |
課程概述
本課程在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堅持學生為主體、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理念;從微生物的不同類群的形態結構、營養和代謝生長、遺傳變異和育種、微生物生態和環境保護幾個模塊,講授微生物學的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術,課程資源豐富。並通過學生設計微生物產品和進行可行性分析討論模式,培養學生應用微生物知識與生產生活實踐的能力。
課程面向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製藥、食品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排水專業等應用型專業。
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掌握微生物學的核心理論知識,瞭解微生物學的實際應用領域;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後期專業課程的學習,培養創新型精英人才奠定基礎。
授課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微生物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在細胞、分子或群體水平上掌握微生物的形態結構、主要類群、命名規則以及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特別是生長繁殖、代謝調控、遺傳變異、生態分佈等。瞭解微生物在工、農、醫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實際應用。特別要瞭解微生物產品的生產過程以及與微生物相關產品的質量體系。
課程大綱
01微生物學課程簡介
微生物學課程學習內容的簡介
課時
微生物學課程簡介
02緒論
通過講解微生物相關概念、認識史、五大共性等相關知識和單元測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文獻資料的查閱能力,啟發學生在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中綜合應用微生物的思維。通過觀看沈寅初院士的教學視頻,引導學生積極接觸學科最新發展方向,瞭解行業前沿動態。
課時
0.1 微生物與人類
0.2 微生物學發展史
0.3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0.4 微生物學與人類健康及國民經濟——沈寅初院士
03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態構造和功能
通過講解細菌和放線菌的形態、結構、繁殖方式等相關知識和單元測驗,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觀察習慣和掌握全面系統的觀察方法,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能夠準確規範的運用專業語言。
課時
1.1 細菌的個體形態和大小
1.2 細菌的一般結構(細胞壁)
1.3 肽聚糖
1.4 革蘭氏染色
1.5 細菌的一般結構(細胞膜)
1.6 細菌的一般結構(細胞質和核區)
1.7 細菌細胞的特殊構造——糖被
1.8 細菌細胞的特殊構造——鞭毛
1.9 細菌細胞的特殊構造——芽孢
1.10 細菌的繁殖方式
1.11 細菌的群體形態
1.12 放線菌的概念及形態結構
1.13 放線菌的繁殖方式和群體特徵
04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態構造和功能
通過講解酵母菌、黴菌、蕈菌的形態、結構、繁殖方式、生活史等相關知識和單元測驗,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觀察習慣和掌握全面系統的觀察方法,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能夠準確規範的運用專業語言。
課時
2.1 酵母菌的細胞形態、結構和群體特徵
2.2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2.3 酵母菌的生活史
2.4 黴菌的概念、基本形態及群體特徵
2.5 營養菌絲體的特化形式
2.6 氣生菌絲體的特化形式
2.7 黴菌的無性孢子
2.8 黴菌的有性孢子
2.9 黴菌的生活史
2.10 產大型子實體的真菌-蕈菌的繁殖方式
2.11 蕈菌的生活史
05第三章 病毒和亞病毒因子
通過講解病毒和亞病毒因子的形態、結構、繁殖方式、在實踐中的應用等相關知識和單元測驗,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觀察習慣和掌握全面系統的觀察方法,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能夠準確規範的運用專業語言。
課時
3.1 病毒的形態結構與化學成
3.2 病毒的分類與繁殖
3.3 亞病毒因子
3.4 病毒與實踐
06第四章 微生物的營養和培養基
通過講解微生物的營養、營養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選用和設計培養基的原則和方法、培養基的種類和配製等相關知識和單元測驗,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並在二者的結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時
4.1 微生物的6類營養要素
4.2 營養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單純擴散和促進擴散
4.3 營養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主動運送和基團移位
4.4 選用、設計培養基的四個原則(1)和(2)
4.5 選用、設計培養基的四個原則(3)
4.6 選用、設計培養基的原則(4)和四個方法
4.7 培養基的種類——從對成分的瞭解和外觀的物理形態作分類
4.8 培養基的種類——從對微生物的功能作分類
07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陳代謝
通過講解微生物的代謝途徑、代謝調節等相關知識和單元測驗,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並在二者的結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時
5.1 微生物的能量代謝之脫氫——ED途徑
5.2 遞氫和受氫(有氧呼吸、無氧呼吸)
5.3 遞氫和受氫(發酵——乙醇發酵)
5.4 遞氫和受氫(發酵——乳酸發酵及其他發酵類型)
5.5 微生物獨特合成代謝途徑舉例
5.6 微生物的代謝調節與發酵生產
08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
通過講解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的測定方法、生長曲線及其影響因素、微生物的培養、有害微生物的控制等相關知識和單元測驗,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並在二者的結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時
6.1 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測定方法
6.2 單細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長曲線
6.3 微生物的連續培養和高密度培養
6.4 影響微生物生長的主要因素——溫度和氧氣
6.5 影響微生物生長的主要因素——pH
6.6 實驗室中微生物的培養
6.7 生產實踐中微生物的培養
6.8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物理方法
6.9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化學方法
09第七章 微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育種
通過講解微生物的遺傳變異相關概念及經典實驗、育種方法、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組方式、菌種的衰退、復壯與保藏等相關知識和單元測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能力,並能綜合運用所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等知識解決在生產實踐中的具體問題。
課時
7.1 遺傳相關概念及經典實驗
7.2 基因突變
7.3 影印平板法
7.4 突變與育種——營養缺陷型的篩選
7.5 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組——轉化
7.6 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組——轉導
7.7 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組——接合
7.8 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組——原生質體融合
7.9 菌種的衰退和復壯
7.10 菌種保藏
10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態
通過講解微生物與生物環境間的關係、環境保護的基本概念、微生物治理污染等相關知識和單元測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能力,並能綜合運用所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等知識解決在生產實踐中的具體問題。
課時
8.1 微生物與生物環境間的關係(共生)
8.2 微生物與生物環境間的關係(互生、寄生和拮抗)
8.3 微生物與環境保護的基本概念
8.4 微生物與環境保護——微生物的處理
11第九章 微生物的分類和鑒定
通過講解微生物的分類與鑒定的概念、經典方法與現代方法等相關知識和單元測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能力,並能綜合運用所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等知識解決在生產實踐中的具體問題。
課時
9.1 通用分類單元/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9.2 Bergey氏鑒定手冊
9.3 微生物鑒定——經典方法與現代方法
課程列表
第01講 0.1微生物與人類 → 00:07:19
第02講 0.2微生物學發展史 → 00:08:52
第03講 0.3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 00:08:39
第04講 微生物學課程簡介 → 00:03:41
第05講 1.1細菌的個體形態和大小 → 00:10:49
第06講 1.2細菌的一般結構細胞壁 → 00:13:07
第07講 1.3□聚糖 → 00:09:40
第08講 1.4革蘭氏染色 → 00:06:26
第09講 1.5細菌的一般結構細胞膜 → 00:04:53
第10講 1.6細菌的一般結構細胞質和核區 → 00:05:32
第11講 1.7細菌細胞的特殊構造糖被 → 00:06:27
第12講 1.8細菌細胞的特殊構造鞭毛 → 00:11:42
第13講 1.9細菌細胞的特殊構造芽孢 → 00:11:06
第14講 1.10細菌的繁殖方式 → 00:05:53
第15講 1.11細菌的群體形態 → 00:05:05
第16講 1.12放線菌的概念及形態結構 → 00:11:16
第17講 1.13放線菌的繁殖方式和群體特徵 → 00:11:24
第18講 2.1酵母菌的細胞形態、結構和群體特徵 → 00:12:11
第19講 2.2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 00:07:18
第20講 2.3酵母菌的生活史 → 00:05:45
第21講 2.4黴菌的概念、基本形態及群體特徵 → 00:10:40
第22講 2.5營養菌絲體的特化形式 → 00:05:44
第23講 2.6氣生菌絲體的特化形式 → 00:07:37
第24講 2.7黴菌的無性孢子 → 00:05:23
第25講 2.8黴菌的有性孢子 → 00:10:25
第26講 2.9蕈菌的繁殖方式 → 00:06:52
第27講 2.10蕈菌的生活史 → 00:06:42
第28講 3.1微生物的6類營養要素 → 00:10:11
第29講 3.2營養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單純擴散和促進擴散 → 00:06:44
第30講 3.3營養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主動運送和基團移位 → 00:06:17
第31講 3.4選用、設計培養基的四個原則1和2 → 00:04:42
第32講 3.5選用、設計培養基的四個原則3 → 00:06:26
第33講 3.6選用、設計培養基的原則4和四個方法 → 00:05:22
第34講 3.7培養基的種類從對成分的瞭解和外觀的物理形態作分類 → 00:09:21
第35講 3.8培養基的種類從對微生物的功能作分類 → 00:10:02
第36講 4.1微生物的能量代謝之脫氫ED途徑 → 00:05:45
第37講 4.2遞氫和受氫有氧呼吸、無氧呼吸 → 00:07:43
第38講 4.3遞氫和受氫發酵乙醇發酵 → 00:08:20
第39講 4.4遞氫和受氫發酵乳酸發酵及其他發酵類型 → 00:07:25
第40講 4.5微生物獨特合成代謝途徑舉例 → 00:08:45
第41講 4.6微生物的代謝調節與發酵生產 → 00:07:51
第42講 5.1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測定方法 → 00:11:35
第43講 5.2單細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長曲線 → 00:09:58
第44講 5.3微生物的連續培養和高密度培養 → 00:02:25
第45講 5.4影響微生物生長的主要因素溫度和氧氣 → 00:09:23
第46講 5.5影響微生物生長的主要因素pH → 00:06:00
第47講 5.6實驗室中微生物的培養 → 00:06:52
第48講 5.7生產實踐中微生物的培養 → 00:05:12
第49講 5.8有害微生物的控制物理方法 → 00:08:47
第50講 5.9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化學方法 → 00:08:53
第51講 6.1遺傳相關概念及經典實驗 → 00:10:37
第52講 6.2基因突變 → 00:11:52
第53講 6.3影印平板法 → 00:05:22
第54講 6.4突變與育種營養缺陷型的篩選 → 00:10:22
第55講 6.5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組轉化 → 00:05:07
第56講 6.6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組轉導 → 00:09:19
第57講 6.7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組接合 → 00:06:29
第58講 6.8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組原生質體融合 → 00:06:24
第59講 6.9菌種的衰退和復壯 → 00:09:53
第60講 6.10菌種保藏 → 00:10:14
第61講 7.1微生物與生物環境間的關係共生 → 00:05:51
第62講 7.2微生物與生物環境間的關係互生、寄生和拮抗 → 00:05:59
第63講 7.3微生物與環境保護的基本概念 → 00:03:38
第64講 7.4微生物與環境保護微生物的處理 → 00:04:58
第65講 8.1通用分類單元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 00:05:28
第66講 8.2Bergey氏鑒定手冊 → 00:08:17
第67講 8.3微生物鑒定經典方法與現代方法 → 00:05:45
|
|
|
|
|
|
|
table>
|
|
|
易學族課程網 http://www.estu.com.tw/
易學族自學網 http://www.estucourse.com/
電子信箱: estuLearn@gmail.com
Copyright © 2017
Estu. All Rights Reserve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