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心理學是我國新開設課程,是護理學和心理學的交叉學科,是護理學生必修課程,也是護理資格考試課程。由於該課程涉及護理學和心理行為科學多種知識和技術,並且必須密切聯繫護理學臨床工作實踐,因此其教學內容的組織和實施多年來是國內護理心理學界的核心討論話題。本專業課程《護理心理學》的主要教學範圍側重在護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術方面,而臨床各科病人的心理護理問題,將在本專業其它相應課程中學習。
本課程《護理心理學》分為四部分: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基本評估和治療技術、臨床常見的護理心理學問題、病人心理與心理護理程序。
護理學的工作對象是人,是各種有健康問題的病人。病人的心理特點、疾病過程中的各種心理現象、各種心理技術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是護理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護理心理學課程的目的是為未來的護理工作者提供護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心理學理論、方法和技術。
所謂護理心理學,是指從護理情境與個體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研究在護理情境這個特定的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心理活動發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此定義中所指的「個體」,即護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包括護士與病人兩個方面。就是說,護理心理學既要研究在護理情境下「病人」個體心理活動的規律,又要研究「護士」個體心理活動的規律,二者不可偏廢。
研究健康護理過程中的各種心理學問題的醫學心理學
分支。其主要任務是以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術滿足受護理者的心理需要,促使其心身健康。護理對像主要是社會上的老、幼、病、弱、殘者以及其他有身心疾患的人。
護理心理學的形成與發展,是與護理工作的不斷進步分不開的。隨著護士教育的發展與醫院臨床護理工作訓練水平的提高,使一向被認為一門技藝的護理工作逐步形成一門科學,工作的內容也由單純的生活照料發展為既有專科護理又重視精神咨詢,使之成為醫療系統
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護理科學涉及很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術。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是它的核心部分。
教學內容 |
|
緒論 |
瞭解護理心理學概念、醫學模式轉變的原因,熟悉護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有關理論 |
掌握行為學習理論、認知理論;熟悉精神分析理論、人本理論和心理生物學理論。 |
第二章
心理學基礎知識 |
掌握認知過程、情緒和個性的基本概念和內容;熟悉心理的腦基礎。 |
第三章
心理應激 |
掌握應激基本概念;熟悉應激有關因素的概念和內容;瞭解應激干預和應對指導 |
第四章
心理評估 |
掌握心理評估的概念、信度、效度、常模;熟悉症狀評定量表;瞭解個性、智力和應激測驗。 |
第五章
心理干預 |
掌握心理干預的概念;熟悉心理治療的過程、應用範圍、行為療法、認知療法、暗示療法、鬆弛療法;瞭解精神分析療法、人本療法和支持療法。 |
第七章 病人心理 |
熟悉病人的各種基本心理特點 |
第八章 護患關係 |
熟悉病人角色,病人需要,醫患關係模式,言語交往與非言語交往 |
第九章 心理護理 |
掌握心理護理基本程序;熟悉心理護理概念、特點和原則;瞭解有關心理問題的護理 |
第十章 心身疾病及其心理護理 |
掌握心身疾病概念和理論;熟悉內科心身相關基本問題和心理護理 |
第十一至十二章 臨床各科的心理護理 |
熟悉臨床其他各科和腫瘤科心身相關問題及其心理護理 |
第十三章 其他心身問題與心理護理 |
掌握影響失眠的心理社會因素,影響疼痛的心理社會因素;瞭解睡眠和疼痛問題的其它基本知識和心理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