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前位置:首頁 >
【大學教育課程】 > 工程技術學科 > 石油|化工|食品|環境 |
|
|
課程名稱: 食品毒理學 |
|
課程編號: |
MS_5188 |
系列: |
(大學)國家級課程 |
授課學校: |
北京林業大學 |
授時: |
全 33 講 |
授課語言: |
中文 |
光碟版: |
2 片教程光碟(mp4檔) |
其他說明: |
.......... |
|
簡 介: |
食品毒理學是現代毒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是毒理學和食品衛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關鍵技術手段。食品毒理學主要從毒理學角度研究食品中各種外源化學物.......... |
|
光碟版: |
NT$ 655 元
|
購 買: |
|
訂購說明: |
◎優惠期間中!各版本為均一價,請於結帳時註明
◎網路版→檔案複查中,暫不提供
◎光碟版→最低出貨量為二套(免運費)。
◎下載版→檔案複查中,暫不提供 訂購多套另附--贈送課程
|
|
喜歡這門課程嗎?按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吧!
|
 |
 |
 |
|

|
|
食品毒理學是現代毒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是毒理學和食品衛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關鍵技術手段。食品毒理學主要從毒理學角度研究食品中各種外源化學物的來源、性質、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機制,並確定這些物質的安全限量,評價食品的安全性,從而確保人類的健康。 |
|
—— 課程團隊 |
課程概述
食品毒理學是現代毒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是毒理學和食品衛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關鍵技術手段。食品毒理學主要從毒理學角度研究食品中各種外源化學物的來源、性質、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機制,並確定這些物質的安全限量,評價食品的安全性,從而確保人類的健康。
食品毒理學的研究對像既包括了食品中的化學類和生物類外源污染物,如農業生產中的農藥獸藥等化學污染物、重金屬等工業污染物、細菌毒素、黴菌毒素和瘋牛病病毒等,又包括了食品中本身含有的有毒物質、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有毒物質以及食品添加劑等,如苦杏仁和木薯中含有的生氰糖甘、油炸澱粉類食品中可能產生的丙烯酰胺、烤肉中可能產生的多環芳烴和雜環胺等致癌物和致突變物等。
食品毒理學關於食品中外源物質的毒性作用評價方法既包括了急性毒性、蓄積毒性、亞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等一般毒性作用試驗方法,又包括了致突變作用、致癌作用、致畸作用和免疫毒性等試驗方法。通過分階段開展以上動物試驗,並結合對人的觀察(流行病學調查等),最終闡明某一食品或食品中某一外源物質的毒性及其潛在危害,以便為人類使用這些外源物質的安全性做出評價,為制定預防措施特別是衛生標準制定理論依據。
本課程共分為13章,包括了33個知識點,系統介紹了食品毒理學的發展簡史、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內容包括了外源化學物質的來源、生物轉運與生物轉化過程、毒性作用及作用機制、食品毒物的一般毒性、生殖毒性、致突變、致癌、致畸和免疫毒性等。課程還介紹了我國食品安全性毒理學的評價程序和方法以及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方法。
該課程主要由三位教師主講,其中馬超副教授講解第1-11章節內容,趙宏飛博士講解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和方法,甘芝霖博士講解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
課程大綱
第一章 緒論
1.1 緒論導學
1.2 食品毒理學發展簡史
1.3 食品毒理學的研究對像
1.4 食品毒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01講 1.1 緒論導學 → 00:11:22
第02講 1.2 食品毒理學發展簡史 → 00:16:16
第03講 1.3 食品毒理學的研究對像 → 00:21:59
第04講 1.4 食品毒理學的研究方法 → 00:15:17
第二章 食品毒理學基礎
2.1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2.2 劑量-反應(效應)關係
2.3 毒性參數與安全限量
第05講 2.1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 00:20:47
第06講 2.2 劑量-反應(效應)關係 → 00:09:49
第07講 2.3 毒性參數與安全限量 → 00:23:22
第三章 生物轉運
3.1 外源物質的跨膜轉運方式
3.2 毒物動力學
3.3 外源物質的吸收
3.4 外源物質的分佈
3.5 外源物質的代謝
第08講 3.1 外源物質的跨膜轉運方式 → 00:17:34
第09講 3.2 毒物動力學 → 00:19:13
第10講 3.3 外源物質的吸收 → 00:20:56
第11講 3.4 外源物質的分佈 → 00:16:09
第12講 3.5 外源物質的代謝 → 00:12:13
第四章 生物轉化
4.1 外源物質的生物轉化
第13講 4.1 外源物質的生物轉化 → 00:15:21
第五章外源物質的毒性作用機制
5.1 外源物質的毒性作用機制
第14講 5.1 外源物質的毒性作用機制 → 00:16:35
第六章 食品毒理學試驗基礎
6.1 食品毒理學實驗基礎
第15講 6.1 食品毒理學實驗基礎 → 00:16:21
第七章 一般毒性作用
7.1 外源物質的急性毒性作用
7.2 外源物質的蓄積毒性作用
7.3 外源物質的亞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第16講 7.1 外源物質的急性毒性作用 → 00:16:30
第17講 7.2 外源物質的蓄積毒性作用 → 00:07:58
第18講 7.3 外源物質的亞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 00:13:55
第八章 致突變作用
8.1 外源化學物的致突變類型
8.2 外源化學物致基因突變作用的研究方法
8.3 外源化學物致染色體突變的研究方法
第19講 8.1 外源化學物的致突變類型 → 00:07:45
第20講 8.2 外源化學物致基因突變作用的研究方法 → 00:14:22
第21講 8.3 外源化學物致染色體突變的研究方法 → 00:10:35
第九章 外源物質的生殖毒性
9.1 外源化學物的雄性生殖毒性
9.2 外源化學物的雌性生殖毒性
9.3 外源化學物的致畸作用
第22講 9.1 外源化學物的雄性生殖毒性 → 00:10:53
第23講 9.2 外源化學物的雌性生殖毒性 → 00:06:57
第24講 9.3 外源化學物的致畸作用 → 00:12:53
第十章 外源化學物的致癌作用
10.1 化學致癌物質
10.2 外源化學物的致癌性判別
第25講 10.1 化學致癌物質 → 00:11:44
第26講 10.2 外源化學物的致癌性判別 → 00:14:18
第十一章 外源化合物的免疫毒性
11.1 食物過敏反應
11.2 食物中過敏原致敏性評價方法
第27講 11.1 食物過敏反應 → 00:14:07
第28講 11.2 食物中過敏原致敏性評價方法 → 00:10:32
第十二章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
12.1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的四個階段和內容
12.2 不同受試物選擇毒性試驗的原則
12.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試驗的目的和結果判定
第29講 12.1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的四個階段和內容 → 00:06:55
第30講 12.2 不同受試物選擇毒性試驗的原則 → 00:10:17
第31講 12.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試驗的目的和結果判定 → 00:13:17
第十三章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
13.1 轉基因食品安全性評價目的與原則
13.2 轉基因食品安全性評價內容與方法
第32講 13.1 轉基因食品安全性評價目的與原則 → 00:14:12
第33講 13.2 轉基因食品安全性評價內容與方法 → 00:12:57
|
|
|
|
 |
|
|
table>
|
|
|
易學族課程網 http://www.estu.com.tw/
易學族自學網 http://www.estucourse.com/
電子信箱: estuLearn@gmail.com
Copyright © 2017
Estu. All Rights Reserve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