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會員中心 我的購物車 線上留言 付款說明 常見問題 加入最愛 退出登入   

首次訂購請先參閱訂購說明〕 非會員可直接訂購

購物車   線上留言     免費課程  


課程(名稱.編號)簡索

 

  帳  號:  

  密  碼:  

 
    
            關於我們
            課程說明
            訂購說明
            付款說明

       領導藝術.綜合管理
       人力資源.企業培訓
       職務能力培訓系統班
       銷售實戰.市場行銷
       職場技能.個人成長
       Office白領辦公達人
       財經金融.投資理財
       語言學習.出國留學
       中國大陸證照培訓
       資格考試.考証培訓
       文化.生活.興趣.保健
       生產管理.採購物流
       移動開發
       前端開發
       後端開發
       數據庫.服務器
       網頁平面設計
       雲計算.大數據
       網絡營銷推廣
       自然學科
       工程技術學科
       經濟管理學科
       醫.藥.農.林學科
       法律 學科
       計算機工程學科
       哲學.歷史學科
       文學.藝術學科
       教育社會學科
       外語 學科
       醫藥農林
       哲學歷史
       文學藝術
       工程技術
       基礎科學
       經管法學

目前位置:首頁 > 【大學教育課程】 > 哲學.歷史學科 > 哲學|邏輯|倫理|思想


課程名稱:     中國的少數民族與宗教
課程編號: SR_1805 系列: (大學)學術課程
授課學校: 南京大學

授時:

全 34 講

授課語言: 中文

光碟版:

 1   片教程光碟(flv檔)

其他說明: ..........
簡      介: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又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宗教文化以其民族特色、多元格局在中國宗教史上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伍貽業教..........
光碟版: NT$ 305 購 買:
訂購說明: ◎優惠期間中!各版本為均一價,請於結帳時註明
◎網路版→檔案複查中,暫不提供
◎光碟版→各國(地區)暫不提供光碟配送服務
下載版→由Google 雲端硬碟下載,(請備記 Gmail帳號)
      訂購多套另附--贈送課程
              喜歡這門課程嗎?按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吧!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又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宗教文化以其民族特色、多元格局在中國宗教史上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伍貽業教授以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漢傳佛教及其它宗教,禪文化,在中國的伊斯蘭教等講解了中國少數民族的宗教傳統以及其他國家的宗教習俗和歷史知識。

 

中國少數民族

背景介紹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歷代政府(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權)雖都有一套關於民族事務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間卻無平等可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的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方針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團結政策、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政策。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意願,中國政府採取不同方法先後在少數民族地區逐步實行民主改革,並在50年代末完成。這場改革廢除了領主、貴族、頭人等特權者的一切特權,消滅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舊制度,使千百萬少數民族群眾翻身解放,獲得人身自由,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建國幾十年來,我國各民族結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曾經長期被壓迫、遭歧視的少數民族真正變成了國家的主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些新中國成立前社會形態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奴隸制度或封建農奴制度下的少數民族,在短短的幾十年裡跨越了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歷史鴻溝,跨入了現代社會。

分佈特點

       中國各民族分佈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有漢族居住。這種分佈格局是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間相互交往、流動而形成的。中國少數民族人口雖少,但分佈很廣。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少數民族居住,絕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內蒙古、新疆、寧夏、廣西、西藏、雲南、貴州、青海、四川、甘肅、遼寧、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灣等省、自治區。中國民族成分最多的是雲南省,有25個民族。

 

 

宗教的本質
        宗教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批評者認為其存在反認識邏輯性、危害性和主觀性,但也有學者較為公正地認為它同樣具有自身的價值邏輯性、有益性和客觀性。宗教有時可以看做是理論化和系統化的倫理道德。有的無神論者認為,宗教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儘管宗教與科學之間有時存在明顯的對立,在歷史上也產生過許多矛盾(如神創論與進化論之爭),但是許多人認為不應過多地用宗教的觀念批評科學或用科學的思想方法抨擊宗教,因為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思想體系。廣義上的迷信包括宗教,狹義上的迷信則被認為與宗教相悖。

 

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信仰
        人類在創造自己現實世界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色彩斑瀾的神秘世界。在那個神秘虛幻的領域裡,人們寄托著自己的信仰和希望。作為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中華民族的宗教信仰可以亦可稱得上是淵源流長,影響巨大。歷史上,它不僅一度左右著我國得社會思想,而且對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在中原地區,儒、道信仰曾一統天下。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重視「禮」,強調「仁」,相信天命論,他不僅以思想家之名聞名遠近,而且以其思想為核心發展成的儒教也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力作之一;與孔子同時代的老子,重視「道」,強調「德」,崇尚「無為」與「清淨」,在中原地區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儒道信仰不僅在中原地區大放光芒,而且四散輻射,將其觸角延伸道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因此,道教在瑤族、仫佬族、壯族、土家族、白族、阿昌族、毛難族等民族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傳播,同時在朝鮮族、布依族、土族等民族中也傳入了儒家成分。 

        在廣大的少數民族地區,宗教信仰種類繁多複雜,給人以「百家爭鳴」之感。由於社會發展水平不同,宗教發展也不平衡,從原始宗教到神學宗教,多種宗教形式並存,形成了各自具有獨特的宗教文化圈。

       在西南、中南、東南(包括台灣)廣大南方地區生活的少數民族較為普遍地保持著以萬物有靈為中心的原始宗教信仰。在原始宗教信仰中,保持著自然崇拜的民族有:基諾、德昂、拉祜、僳僳、珞巴、怒、羌、彝、侗、毛南、哈尼、畬、高山等族; 保持著動物崇拜的民族有:布依、獨龍、德昂、佤、怒、侗、僳僳、哈尼、壯、高山等族; 保持著鬼神崇拜的民族有:景頗、苗、侗、布依、阿昌、布朗等族; 保持祖先崇拜的民族有:拉祜、苗、仫佬、土家、黎、布朗、德昂、侗、哈尼、高山等族; 保持著圖騰崇拜的民族有:羌、彝、畬、高山、苗、仫佬、珞巴、布朗等族; 保持著神靈崇拜即多神信仰的民族有:阿昌、布朗、侗、獨龍、仡佬、哈尼、景頗、門巴、苗、仫佬、土家、怒、畬、佤、彝等族; 保持著靈物崇拜的民族有:阿昌、僳僳、苗、毛南、羌、彝、畬、普米、佤、土家等族; 保持著英雄崇拜的民族有:京、侗、毛南、土家、彝、布依族等。另外,白族的本土崇拜也屬於原始崇拜的範疇。這些共同保持著原始宗教信仰的南方少數民族形成了我國南方少數原始宗教文化圈。 

       與南方少數民族原始宗教文化圈遙相呼應,在我國東北地區存在著一個東北少數薩滿教文化圈。薩滿教信仰也是一種原始宗教信仰,起源於萬物有靈的信仰思想,因其巫師稱「薩滿」而得名。保持這種信仰的民族主要是東北地區的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滿、錫伯等族以及朝鮮族和西北地區的裕固族中的一部分。歷史上,蒙古族也曾信仰薩滿教。

       藏族地區的原始信仰本波教(也稱本教),也是一種類似於薩滿教的宗教信仰,是藏化了的薩滿教,現雖有餘勢活動,但其影響已遠不及普遍盛行的藏傳佛教。
 

大約在公元前六世紀,釋迦牟尼在印度創立佛教,它迅速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之一。公元一世紀以後,佛教傳入我國,在同我國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和融合之後,形成了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它們同南傳佛教一起構成了中國佛教三大體系。

藏傳佛教形成於雪域高原,被藏族群眾所普遍信仰,繼而又被蒙古族群眾所接受。土族、裕固族、達斡爾族、普米族、門巴族以及納西族的一部分也信仰該族。這樣,大體上形成了以藏族、蒙古族為中心的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藏傳佛教文化圈。

        漢傳佛教雖然在我國漢族地區較為流行,但在我國少數民族中卻沒有形成強勁的勢力,只在朝鮮、白、布依、壯、京、毛南等族中傳入了一些漢傳佛教思想。 

        在我國的廣大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則是伊斯蘭教盛行的世界。共有回、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塔爾、烏孜別克、塔吉克、東鄉、撒拉、保安十個民族信仰伊斯蘭教,形成了西北少數民族伊斯蘭教文化圈。

        從唐朝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來華傳教,四傳中國以後,經過長期的發展,天主教、基督教、新教逐步傳入了彝、布依、朝鮮、景頗、拉祜、土家、佤、壯、藏等民族中,但這種宗教對這些民族的傳統信仰並沒有產生很大的影響,也沒有形成較強的宗教勢力。而生活在我國西北的俄羅斯族卻別樹一幟,信仰基督教中的東正教。

        我國有些少數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獨特的宗教信仰,展現了中華民族多元化的特點,我們稱之為民間宗教或民族宗教。這些信仰主要包括朝鮮族的天道教、侍天教、青林教、大宗教、元宗教;納西族的東巴教;摩梭人的打巴教;普米族的韓歸教;彝族的西波教;壯族的師公(中國大教)等。 

        另外,在我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亞西亞一些民族的古式宗教也曾傳入我國,例如:維吾爾、哈薩克等族曾信仰過景教;維吾爾、烏孜別克、塔吉克等族曾信仰過襖教(拜火教);維吾爾、烏孜別克、以及裕固族的一部分曾信仰過摩尼教。這些宗教信仰並沒有在這些民族中久留,而是曇花一現,旋即消失了。但它們卻曾在這些民族的信仰中產生過影響,在這些民族文化中打下了歷史烙印,值得研究和探討。

總之,我國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繁多複雜,形式多樣,但就宗教信仰的狀況來看,大體可以分為兩大塊:南方少數民族原始宗教信仰和東北少數民族薩滿教文化圈。

 

          全 34 講   每講授時 依列表各章節配置     總授課時間:   814 分鐘
第01集_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一) 00:23:10
第02集_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二) 00:22:24
第03集_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三) 00:26:39
第04集_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四) 00:25:30
第05集_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 00:22:03
第06集_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六) 00:23:57
第07集_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七) 00:24:55
第08集_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一) 00:23:42
第09集_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二) 00:23:15
第10集_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三) 00:21:55
第11集_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四) 00:21:13
第12集_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五) 00:26:39
第13集_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六) 00:25:17
第14集_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七) 00:26:17
第15集_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八) 00:23:25
第16集_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九) 00:23:35
第17集_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宗教(十) 00:23:17
第18集_佛教·漢傳佛教及其它(一) 00:23:58
第19集_佛教·漢傳佛教及其它(二) 00:24:58
第20集_佛教·漢傳佛教及其它(三) 00:22:13
第21集_佛教·漢傳佛教及其它(四) 00:21:29
第22集_佛教·漢傳佛教及其它(五) 00:23:41
第23集_佛教·漢傳佛教及其它(六) 00:22:52
第24集_佛教·漢傳佛教及其它(七) 00:22:07
第25集_佛教·漢傳佛教及其它(八) 00:22:32
第26集_佛教·漢傳佛教及其它(九) 00:22:23
第27集_佛教·漢傳佛教及其它(十) 00:23:15
第28集_佛教·漢傳佛教及其它(十一) 00:21:51
第29集_佛教·漢傳佛教及其它(十二) 00:18:59
第30集_說禪(一) 00:28:30
第31集_說禪(二) 00:22:05
第32集_禪文化 00:28:30
第33集_伊斯蘭教及其在中國(一) 00:30:20
第34集_伊斯蘭教及其在中國(二) 00:27:24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集 數(全) 主講人(單位) 課程系列
  SR_1865  藏族宗教史  全 42  集  西南民族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859  聖經之道  全 31  集  武漢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857  猶太教概論  全 45  集  山東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848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  全 41  集  武漢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834  東西方宗教與文化交流  全 46  集  復旦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831  宗教學導論  全 84  集  中央民族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830  宗教哲學  全 42  集  北京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829  宗教改革史  全 52  集  北京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809  民族學  全 27  集  浙江傳媒學院 大學學術課程 
  SR_1822  世界宗教  全 38  集  華南農業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MS_5032  世界三大宗教與藝術  全 21  集  華中師範大學 國家級課程 
  SR_1805  中國的少數民族與宗教  全 34  集  南京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table>

  易學族課程網    http://www.estu.com.tw/  
    易學族自學網   http://www.estucourse.com/
電子信箱:   estuLearn@gmail.com     
               Copyright © 2017 Es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