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科學本身的哲學反思歷史悠久。從亞里士多德開始,何謂確定性知識,如何達到確定性知識,已經是專門討論的問題。近代科學的創始者們,一面構建新的自然哲學,一面構建新的科學哲學。康德已經自覺意識到,自然科學作為確定性知識的典範,它的可能性不成問題,需要討論的只是「何以可能」的辯護問題。科學哲學作為學科出現,一方面與科學本身的專業化、科學的社會影響的日益擴大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哲學的專業化有關。1840年英國學者休厄爾發表《歸納科學的哲學》,開現代科學哲學之先河。20世紀初年的物理學革命、數學基礎危機,以及實證主義哲學思潮,共同釀成了一場科學哲學運動,其結果是。科學哲學成為哲學中最有活力的分支之一。由於科學哲學吸引了一大批著名科學家的參與和關注,它比其他哲學分支顯得更有影響。
近代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科學的社會影響成了一個有待反思的問題。這種新的時代要求,加快了科學史、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的學科建設。7O年代之後,科學、技術與社會相互關係的研究成為熱門。人們發現,單純的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專門研究,不能夠適應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不能夠及時回答隨之而來的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的社會問題,因此,以科學技術為研究對象的學科一下子成了一個學科群,在不同的研究計劃中蓬勃生長起來。
在近代中國
中國不是近代科學的故鄉,一部近代科學史,也就是一部西方科學在中國的傳播史。中國近代第一批科學家,一方面在中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教授科學知識,另一方面也負有向中國社會、中國民眾傳播科學觀念的使命,因此,他們同樣是第一批科學哲學家。丁文江、竺可楨、粱思成、茅以升、李四光等人對科學的人文層面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思,人文學者如胡適、趙元任、金岳霖、洪謙等,有很好的科學哲學素養。1918年北京大學開設「科學概論」課程,是近代中國最早的科學哲學課程。1920年北大教授王星拱的《科學概論》上卷《科學方法論》由北京大學出版部出版,是中國現代最早的科學哲學著作。20年代「科學與人生觀」大論戰促進了對科學的哲學思考,此後二十年相繼出版了張東蓀的《科學與哲學》(1924),鄭太樸的《科學概論》(1928),胡明復的《科學方法》
(1931),方東美的《科學哲學與人生》(1937),洪謙的《維也納學派哲學》(1945),羅克汀的《自然哲學概論》(1948),竺可楨等的《科學概論新篇》(1948)等一大批科學哲學著作,其中金岳霖的《知識論》(1948)和洪謙的《維也納學派的哲學》(1945)是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著作。1949年之後,來自西方的科學哲學被認為是資產階級哲學思潮,受到批判和清算,因此這個傳統被迫中斷。
取而代之的是馬克思主義傳統。這個傳統有兩個來源。一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本人發表過的有關自然科學的論著,比如馬克思的《數學手稿》、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和《反杜林論》、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等。二是20世紀3O年代以來英國劍橋的左翼科學家倡導的、後來在社會主義陣營裡得到進一步發展的科學學、科學史、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早在延安時期,於光遠就翻譯了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並組織學習小組研究自然辯證法。50年代,於光遠任中宣部科學處處長,負責制定中國的科學發展政策和科學家政策,《自然辯證法》》開始成為中國科學政策和科學家政策的指導性文獻;以《自然辯證法》為藍本發展起來的社會研究事業,開始擔任某種政治角色,行使某種政治功能。1956年,國務院制定全國12年(1956~
1967)科學發展遠景規劃,成為新政權各項科學事業的原點。由於光遠主持,召集一些有興趣的自然科學家,制定了一個「自然辯證法」的學科規劃草案,草案中說:「在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是存在著這樣一門科學,正像在哲學和社會科學之間存在著一門歷史唯物主義一樣。這門科學,我們暫定名為『自然辯證法』,因為它是直接繼承著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曾進行過的研究。但也有人不同意,認為在目前還是以『自然科學和數學中的哲學問題』來稱呼比較確切些」。由於有爭論,這個學科的名字就是「自然辯證法(自然科學和數學中的哲學問題)」,但久而久之,括號被省去了。「自然辯證法」就成了這個新學科的名字。
當時實行了兩項措施,第一,1956年6月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成立自然辯證法研究組,於光遠親任組長;第二,1956年10月創辦《自然辯證法研究通訊》,直到1966年停刊。這兩項措施使得這個學科有了基本的建制。之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等學校設置了自然辯證法的教學和研究機構。
1962年開始,中國科學院哲學所與北京大學哲學系聯合招收了三屆自然辯證法專業的研究生。
「文革」之後,百廢待興。1977年,國家制定了新的八年科學發展規劃。與自然辯證法有關的內容是,籌建全國性的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創辦自然辯證法學術刊物。
1978年鄧小平批准成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籌備會)。1979年《自然辯證法通訊》創刊,由中國科學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誌社主辦,於光遠任主編。
1981年,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正式成立,於光遠被推選為理事長,周培源、盧嘉錫、李昌、錢三強、錢學森、鍾林為副理事長。儘管在新的研究規劃裡,自然辯證法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的一個重要門類」,但是,由於科學技術本身在新的現代化事業中特殊的重要性,由於以科學技術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在國際上已經成為有著重要影響的學科,還由於中國有著以於光遠為首的一個比較龐大的「自然辯證法」隊伍,於是在學科規劃中,自然辯證法被單獨列為「哲學」的二級學科,而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下面的三級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