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會員中心 我的購物車 線上留言 付款說明 常見問題 加入最愛 退出登入   

首次訂購請先參閱訂購說明〕 非會員可直接訂購

購物車   線上留言     免費課程  


課程(名稱.編號)簡索

 

  帳  號:  

  密  碼:  

 
    
            關於我們
            課程說明
            訂購說明
            付款說明

       領導藝術.綜合管理
       人力資源.企業培訓
       職務能力培訓系統班
       銷售實戰.市場行銷
       職場技能.個人成長
       Office白領辦公達人
       財經金融.投資理財
       語言學習.出國留學
       中國大陸證照培訓
       資格考試.考証培訓
       文化.生活.興趣.保健
       生產管理.採購物流
       移動開發
       前端開發
       後端開發
       數據庫.服務器
       網頁平面設計
       雲計算.大數據
       網絡營銷推廣
       自然學科
       工程技術學科
       經濟管理學科
       醫.藥.農.林學科
       法律 學科
       計算機工程學科
       哲學.歷史學科
       文學.藝術學科
       教育社會學科
       外語 學科
       醫藥農林
       哲學歷史
       文學藝術
       工程技術
       基礎科學
       經管法學

目前位置:首頁 > 【大學教育課程】 > 教育社會學科 > 公共關係|社會科學


課程名稱:     中國文化史概論
課程編號: SR_1913 系列: (大學)學術課程
授課學校: 北京理工大學

授時:

全 103 講

授課語言: 中文

光碟版:

 2   片教程光碟(flv檔)

其他說明: ..........
簡      介: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勤勞智慧的祖先在往昔的滄桑歲月中創造、積累起來的文化寶藏,它記錄著五千年華夏文明的發展歷程,展示了我們中傳統民族曾經有過的輝煌和博大精深。中..........
光碟版: NT$ 400 購 買:
訂購說明: ◎優惠期間中!各版本為均一價,請於結帳時註明
◎網路版→檔案複查中,暫不提供
◎光碟版→各國(地區)暫不提供光碟配送服務
下載版→由Google 雲端硬碟下載,(請備記 Gmail帳號)
      訂購多套另附--贈送課程
              喜歡這門課程嗎?按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吧!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勤勞智慧的祖先在往昔的滄桑歲月中創造、積累起來的文化寶藏,它記錄著五千年華夏文明的發展歷程,展示了我們中傳統民族曾經有過的輝煌和博大精深。中國早期就有敬天祭祖的傳統,注重人倫道德。自唐、虞至夏、商、週三代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周朝末期進入春秋戰國,產生了諸子百家,漢以後成為儒家社會,東漢前後道教的興起、佛教的傳入,都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西洋文化自明代時傳入中國,在清末和民國初年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中形成於西方的近代科學技術推動了中國文化的進步,而形成於西方的民主政治觀念和馬列主義思想等文化也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中國文化的特徵

        世界各民族都各有其不同的文化,例如條頓民族的文化,決不和斯拉夫民族的文化一樣;印度人的文化,決不和中國人的文化一樣。這些不同的處所,便是民族文化之特徵,換句話說,即各民族的文化都各有其特徵。但是,為什麼各民族的文化會各自不同呢?我們的答案就是:因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不同,所以各民族的文化就不同。可是,生活方式又是依從哪樣的動力而發生轉變呢?我們的答案就是:因為經濟的基礎發生轉變,所以生活方式也隨著轉變。如果經濟的基礎是資本主義的,則其文化也必然是資本主義的;如果經濟的基礎是封建的,則其文化也必然是封建的。中國的經濟的基礎,從來就是手工業的農業的經濟,帶著很濃厚的封建的色彩。
 

        故此,中國文化之特徵,就是農業經濟之下的山林文化。只是說中國文化之特徵是山林文化,似乎過於抽像而不切實。最好,我們拿東西文化的特徵之比較,以顯示中國文化的特徵之所在。陳仲甫(即陳獨秀一選編者)說:「西洋民族以戰爭為本位,東洋民族以安息為本位。西洋民族以個人為本位,東洋民族以家族為本位。西洋民族以法治為本位,以實利為本位,東洋民族以感情為本位,以虛文為本位。」李守常(即李大針一選編者)說:「東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點,即東洋文明主靜西洋文明主動是也。……一為自然的,一為人為的;一為安息的,一為戰爭的;一為消極的,一為積極的;一為依賴的,一為獨立的;一為苟安的,一為突進的;一為因襲的,一為創造的;一為保守的,一為進步的;一為直覺的,一為理智的;一為空想的,一為體驗的;一為藝術的,一為科學的;一為精神的,一為物質的;一為靈的,一為肉的;一為向天的,一為立地的;一為自然支配人間的,一為人間征服自然的。」陳李二氏對於東西文化的比較,雖不能謂為完全正確,然東西文化相異的概觀,卻可以在此中窺見出來。總括一句話,中國文化是以家族為本位,著重於保守與因襲,而為農業經濟之反映;所以上面說,中國的文化是山林文化。

 

 

中國文化起源的根據地

        埃及文化起源於尼羅河,印度文化起源於恆河,美索不達米亞文化起源於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斯河,中國文化則起源於黃河。古代文化的起源,與河流有這樣深切的關係,完全是由於地勢與地質使然的。單拿黃河流域來講,其所以能夠成為中國文化根據地的原因,不外以下數點:
 

第一,黃河兩岸的地帶,都是屬於黃土層,便於耕種。

第二,黃河流域地勢甚高,不像長江流域之為沼澤一樣,所以適於居住。

第三,黃河兩岸都是平原,不像長江兩岸之多崇山峻嶺一樣,所以便於交通。既適於居住便於耕種,則人民易於團集;既便於交通,則彼此多接觸的機會。接觸的機會多,則文化必然相應而生。

        其次,拿上古諸王建都的傳說來看,也足以證明黃河流域為中國文化起源的根據地。如庖犧都陳(河南陳州),神農亦都陳,後遷曲阜(山東曲阜縣),黃帝都涿鹿(河北涿鹿縣),顓頊都帝丘(河北濮陽縣),帝嚳都毫(河南偃師),帝堯都平陽(山西臨汾),帝舜都蒲阪(山西永濟),大禹都安邑(山西安邑縣),都無不在黃河流域。不過庖犧、神農既已奠居黃河下游的沃壤,為什麼以後的堯、舜、禹三帝,反居山西寒瘠之地呢?關於這個問題,很為重要,可以引用梁啟超的話,來作答案。他說:「吾確信高等文化之發育,必須在較溫腴而交通便利之地。黃河下游為我文化最初樞核,殆無可疑;堯、舜、禹之移居高原,其唯一理由,恐是洪水氾濫之結果。孟子稱舜為『東夷之人』,其所留史跡之地如歷山,如負夏,學者多考定在今山東。夏代諸侯國之見於史者,如有窮,有仍,斟灌,斟尋等,其地亦在河南、山東間。吾儕因此種暗示,可推想虞、夏之交,我族一切活動,實以此域為中心。中間遭值水禍,去濕就燥,不過一時現象;水土既平之後,旋復其故也。」此看來,黃河流域固為中國文化起源的根據地,而今山東、河南一帶,則更為中國古代文化起源的樞核。


 

 

中國文化史發展的歷史過程

1.遠古至夏朝建立以前為中國文化的起源階段,這一階段,中國先民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社會組織形式等方面的建樹,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2.夏、商、西周、春秋時期,以青銅器、鐵器、牛耕的出現,宗法制,分封制的建立以及六經的編定為標誌,是中國文化的形成階段。

3. 戰國、秦、漢時期,社會物質生活內容更加豐富,而政治領域內影響中國數千年之久的皇帝制、郡縣制和各級官僚制度形成;以造紙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以諸子散文、漢賦為代表的文學作品及以《左轉》、《國語》、《戰國策》、《史記》、《漢書》等為代表的史學著作相繼出現、道教產生,佛教傳入,是中國文化的發展階段。

4.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在民族遷徙、衝突中互相交流和融攝,北方世族南遷,促進了南方文化的發展,接著,南方文化又向北方回流,實現了南北文化的溝通。同時,玄學從儒、釋、道爭論中誕生,各民族文化風習也在戰亂中薪火相傳,可謂中國文化內部衝突與融攝的階段

5.隋唐五代時期,由於生產力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唐詩、建築、佛教造像、紡織、科技等標誌性成果接踵而出;遼闊疆域內因地制宜多種形式的行政管理制度及以「胡化」為特徵諸族薈萃的社會風俗習慣,都說明這是中國文化的繁榮階段。

6. 宋遼夏金元時期,南北各地城市崛起,商品經濟空前活躍;以理學為主導的儒學新派別在三教合一的時代潮流中形成;宋詞、元曲等文藝形式適應士人和市民的情趣而出現,《資治通鑒》等史學巨著層出不窮;我國歷史上的「四大發明」,這一時期占三。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巔峰階段。

7.明清前期,商品經濟繼續發展,海上「絲綢之路」衝開封建統治的重重束縛和限制,通向世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經濟生活的領域不斷擴大;然而隨著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湧入,中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面臨比較劣勢,處於出現轉機的階段。

8. 鴉片戰爭至民國時期,隨著資本主義列強的入侵,西方文化湧入中國,在民族、國家危機的用時,中國文化也第一次遇到了嚴峻的考驗和危機。於是,先進的中國人開始正視現實,主動向西方國家學習工藝、制度和觀念文化,先後掀起了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和新文化運動、反映西方文化面貌的機器製造技術,民主共和制度及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醫學等現代科學被引入中國。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心態文化成果也紛紛出現,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中國文化開始走向了近代化階段。

 

 

 

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讀書人參加人才選拔考試的制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1298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
 

        科舉考試是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為選拔人才資源,而設置的一種考試制度,讓讀書人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學而優則仕的一種制度。

        科舉制的殿試部分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晉以來,採用九品中正制,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他令各州每年貢士 3人,後設不同科目選拔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就是以應策取士。分科取士就是科舉制的前身,中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以"四書五經"為準,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參照朱熹《四書集注》,以此來禁錮人們的思想。

 

 

          全 103 講   每講授時 依列表各章節配置     總授課時間:   2126 分鐘
第001講 中國文化史概論 緒論(一) 00:16:48
第002講 中國文化史概論 緒論(二) 00:21:03
第003講 中國文化史序論(一) 00:23:31
第004講 中國文化史序論(二) 00:20:12
第005講 中國文化史序論(三) 00:19:35
第006講 中國文化史序論(四) 00:20:20
第007講 中國文化史序論(五) 00:30:32
第008講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簡史(一) 00:19:48
第009講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簡史(二) 00:20:32
第010講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簡史(三) 00:21:17
第011講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簡史(四) 00:30:57
第012講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簡史(五) 00:20:11
第013講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簡史(六) 00:20:58
第014講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簡史(七) 00:20:38
第015講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簡史(八) 00:21:08
第016講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簡史(九) 00:19:13
第017講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簡史(十) 00:20:40
第018講 科舉制度(一) 00:22:11
第019講 科舉制度(二) 00:21:59
第020講 科舉制度(三) 00:19:18
第021講 科舉制度(四) 00:20:12
第022講 科舉制度(五) 00:20:26
第023講 科舉制度(六) 00:20:53
第024講 科舉制度(七) 00:21:04
第025講 科舉制度(八) 00:21:00
第026講 科舉制度(九) 00:20:07
第027講 官員的管理(一) 00:20:31
第028講 官員的管理(二) 00:20:13
第029講 官員的管理(五) 00:19:27
第030講 官員的管理(六) 00:19:45
第031講 官員的管理(七) 00:30:21
第032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一) 00:20:39
第033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二) 00:21:19
第034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三) 00:22:09
第035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四) 00:21:19
第036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五) 00:20:15
第037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六) 00:20:18
第038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七) 00:20:49
第039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八) 00:19:03
第040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九) 00:19:50
第041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十) 00:20:45
第042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十一) 00:19:43
第043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十二) 00:20:05
第044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十三) 00:20:51
第045講 中國古代的財政經濟(十四) 00:20:49
第046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一) 00:20:44
第047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二) 00:20:54
第048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三) 00:20:49
第049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四) 00:20:43
第050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五) 00:20:38
第051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六) 00:21:01
第052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七) 00:20:03
第053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八) 00:18:50
第054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九) 00:19:52
第055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十) 00:21:18
第056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十一) 00:18:49
第057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十二) 00:20:41
第058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十三) 00:19:40
第059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十四) 00:19:01
第060講 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十五) 00:18:46
第061講 中國古代社會風貌(一) 00:20:38
第062講 中國古代社會風貌(二) 00:20:15
第063講 中國古代社會風貌(三) 00:20:24
第064講 中國古代社會風貌(四) 00:20:17
第065講 中國古代社會風貌(五) 00:20:23
第066講 中國古代社會風貌(六) 00:19:00
第067講 中國古代社會風貌(七) 00:20:16
第068講 中國古代社會風貌(八) 00:21:04
第069講 中國古代社會風貌(九) 00:19:07
第070講 中外文化交流的歷程(一) 00:20:35
第071講 中外文化交流的歷程(二) 00:20:21
第072講 中外文化交流的歷程(三) 00:20:02
第073講 中外文化交流的歷程(四) 00:20:32
第074講 中外文化交流的歷程(五) 00:20:07
第075講 中外文化交流的歷程(六) 00:20:21
第076講 中外文化交流的歷程(七) 00:20:01
第077講 馬戛爾尼與乾隆(一) 00:19:54
第078講 馬戛爾尼與乾隆(二) 00:18:05
第079講 馬戛爾尼與乾隆(三) 00:19:43
第080講 馬戛爾尼與乾隆(四) 00:20:27
第081講 馬戛爾尼與乾隆(五) 00:20:16
第082講 馬戛爾尼與乾隆(六) 00:20:02
第083講 馬戛爾尼與乾隆(七) 00:18:20
第084講 馬戛爾尼與乾隆(八) 00:18:37
第085講 近現代中外思想文化上的激烈碰撞(一) 00:24:15
第086講 近現代中外思想文化上的激烈碰撞(二) 00:20:23
第087講 近現代中外思想文化上的激烈碰撞(三) 00:21:21
第088講 近現代中外思想文化上的激烈碰撞(四) 00:19:31
第089講 近現代中外思想文化上的激烈碰撞(五) 00:19:29
第090講 近現代中外思想文化上的激烈碰撞(六) 00:19:26
第091講 近現代中外思想文化上的激烈碰撞(七) 00:20:52
第092講 近現代中外思想文化上的激烈碰撞(八) 00:18:43
第093講 近現代中外思想文化上的激烈碰撞(九) 00:18:51
第094講 近現代中外思想文化上的激烈碰撞(十) 00:18:34
第095講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一) 00:19:12
第096講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二) 00:23:01
第097講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三) 00:20:55
第098講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四) 00:20:45
第099講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五) 00:20:06
第100講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六) 00:21:02
第101講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七) 00:19:23
第102講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八) 00:19:10
第103講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九) 00:28:21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集 數(全) 主講人(單位) 課程系列
  SR_2575  華夏文化五千年  全 73  集  大連工業大學 國家級課程 
  SR_1448  神話學研究  全 46  集  華東師範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919  文化學經典導讀  全 41  集  華中師範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917  中國傳統文化  全 52  集  中國社會科學院 大學學術課程 
  SR_1913  中國文化史概論  全 103  集  北京理工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table>

  易學族課程網    http://www.estu.com.tw/  
    易學族自學網   http://www.estucourse.com/
電子信箱:   estuLearn@gmail.com     
               Copyright © 2017 Es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