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遠古至夏朝建立以前為中國文化的起源階段,這一階段,中國先民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社會組織形式等方面的建樹,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2.夏、商、西周、春秋時期,以青銅器、鐵器、牛耕的出現,宗法制,分封制的建立以及六經的編定為標誌,是中國文化的形成階段。
3.
戰國、秦、漢時期,社會物質生活內容更加豐富,而政治領域內影響中國數千年之久的皇帝制、郡縣制和各級官僚制度形成;以造紙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以諸子散文、漢賦為代表的文學作品及以《左轉》、《國語》、《戰國策》、《史記》、《漢書》等為代表的史學著作相繼出現、道教產生,佛教傳入,是中國文化的發展階段。
4.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在民族遷徙、衝突中互相交流和融攝,北方世族南遷,促進了南方文化的發展,接著,南方文化又向北方回流,實現了南北文化的溝通。同時,玄學從儒、釋、道爭論中誕生,各民族文化風習也在戰亂中薪火相傳,可謂中國文化內部衝突與融攝的階段
5.隋唐五代時期,由於生產力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唐詩、建築、佛教造像、紡織、科技等標誌性成果接踵而出;遼闊疆域內因地制宜多種形式的行政管理制度及以「胡化」為特徵諸族薈萃的社會風俗習慣,都說明這是中國文化的繁榮階段。
6.
宋遼夏金元時期,南北各地城市崛起,商品經濟空前活躍;以理學為主導的儒學新派別在三教合一的時代潮流中形成;宋詞、元曲等文藝形式適應士人和市民的情趣而出現,《資治通鑒》等史學巨著層出不窮;我國歷史上的「四大發明」,這一時期占三。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巔峰階段。
7.明清前期,商品經濟繼續發展,海上「絲綢之路」衝開封建統治的重重束縛和限制,通向世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經濟生活的領域不斷擴大;然而隨著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湧入,中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面臨比較劣勢,處於出現轉機的階段。
8.
鴉片戰爭至民國時期,隨著資本主義列強的入侵,西方文化湧入中國,在民族、國家危機的用時,中國文化也第一次遇到了嚴峻的考驗和危機。於是,先進的中國人開始正視現實,主動向西方國家學習工藝、制度和觀念文化,先後掀起了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和新文化運動、反映西方文化面貌的機器製造技術,民主共和制度及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醫學等現代科學被引入中國。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心態文化成果也紛紛出現,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中國文化開始走向了近代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