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創建自立階段(1949-1966年)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只有101個氣象台站。為了滿足國防和經濟建設的需要,中國只用了11年時間就建成了行政區劃和自然區劃相結合、符合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氣象台站網,基本形成了包括70多個探空站的高空氣象探測網、上千個台站的氣候觀測站網、幾百個台站的農業氣象基本觀測站網,基本格局並延續至今。
此時,大氣探測面臨的另一大困難就是儀器缺乏。經過努力,20世紀50年代後期到60年代前期,地面氣象觀測方面,所需的各種儀器已做到基本自給,保證了我國巨大氣象觀測網穩定運行的需求。統一的地面觀測規範從前蘇聯引進,幾經修訂,已基本符合我國國情。
2、恢復發展階段(1967-1989年)
在文革中氣象事業遭受了一定的破壞,但由於周恩來總理的關懷,得以堅持開展。特別是天氣雷達的研製工作和衛星氣象事業,取得了積極成果。
20世紀80年代後期,我國天氣雷達監測網歷經模擬天氣雷達和數字化天氣雷達兩代發展,基本完成了組網建站,在短時災害性天氣預報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6
年,風雲二號靜止氣象衛星研製任務正式列入國家「七五」計劃。中國氣象局在1987年建成了風雲一號極軌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1988年和1990年我國成功發射了兩顆風雲一號極軌氣象衛星,填補了我國氣象衛星的空白。從此結束了我國只能從地面觀測天氣的歷史,開闢了從太空觀測天氣的新篇章,這是我國氣像現代化建設重要的里程碑。
1984年初,通過了《氣像現代化發展綱要》,開始了新的氣像現代化建設。大氣探測向遙測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以改變氣象觀測業務仍舊以人工操作為主的落後狀態,努力趕上國際水平。這一時期,技術裝備發展的突出特點是大力應用計算機技術,實現氣象觀測資料數字化自動處理。
3、現代化建設階段(1990-2009年)
20
世紀90年代初,通過了《氣象事業發展綱要(1991-2020年)》,進一步加快了氣像現代化建設。根據大氣科學工程總體規劃、技術方案以及「綜合探測、信息網絡、分析預報、技術服務」四大分系統建設的技術內涵和設計思路,氣象部門相繼組織了十大項重點工程建設。其中涉及到大氣探測的有三大工程:大氣監測自動化系統、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監測網和風雲氣象衛星監測網工程。其基本特點是遙感遙測結合、空基地基結合、固定機動結合,高密度獲取信息,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2001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開工建設。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網、高空自動氣象觀測網、特種氣象觀測網和技術支持保障4部分。
通過國家和地方共同努力,到2008年底,2259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實現了基本氣像要素的自動化觀測,建設了25420個區域氣象觀測站,實現了每小時甚至每10分鐘實時資料上傳、下發,全國資料共享,為我國氣象預報和服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