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要
民俗學一詞最早見於英國,它源自英語的Folklore。它的原本含意是「民眾的知識」或「民間的智慧」〔The
Lore of
Folk〕,作為科學名稱可直譯成「關於民眾知識的科學」。民俗是常民生活形態的真實反映,舉凡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的內涵與形式,以及其間思想、行為、儀節、活動的記錄與形成,都是民俗學探討的主題,這種約定俗成的習慣與風俗,不僅是人們生活的提升與滿足,更是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對於民俗學的認知與闡述,是當今國際學術研究極為重視的課題,也是日後研究者刻不容緩的責任與方向。
研究範圍
民俗學研究涉及的領域,隨著時間的發展也越來越廣泛,今天在有些國家已經擴展到全部的社會生活和文化領域。從社會基礎(經濟活動)和相應的社會關係,到上層建築的各種制度和意識形態,大都附有一定的風俗行為和有關的心理活動,儘管它們之間有程度上和份量上的不同。如過去各種勞動的組織、操作的表現形式、技術特點和所附著的信仰,以及過去社會中的宗教廟會,村落和宗族的各種習慣、規例等,都是民俗現象。至於各地的年節風俗,如中國傳統的新年、元宵節、中元節、中秋節、冬至、除夕等歲時活動,人們一生中所奉行的誕辰、成年式、結婚、
喪葬等儀禮,以及各種民間賽會、文學藝術活動,從來就被列在風俗、習尚之中。
民俗關係
民俗學與民族學的關係很密切,兩者都以民族文化為研究主體,在理論上互相輔助、互相促進。但它們在許多方面有差異,例如民族學者重視民族的起源、發展及其遷移、混合、分化等問題的研究,民俗學者一般不注意這些;民俗學的研究對像一般限於本國或本民族,民族學的研究對像大都是多民族的、跨國界的。
民俗運動
中國民俗學運動的發端,與蔡元培、魯迅等的提倡密切相關。蔡元培是我國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1917年至1922年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提倡科學與民主,廣聘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劉半農進步學者及其它著名學者使北大面貌煥然一新,後調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仍繼續倡導他的進步主張,對中國民俗學運動有著重要的啟蒙、指導和推動作用。從20世紀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半個世紀中,婁子匡、鄧師許、楊成志、楊坤、汪玢玲諸學者。都對我國民俗學運動進行過分期論述:由於寫作作時間過早,鄭師許在
1935年只分為兩個時期(他稱為「時代」),即「民國七年時北京大學為開闢草萊時代,民國十六七年至二十二年時廣州中山大學的耕耘播種及開花結實時代;楊成志、婁子匡、汪玢玲都分為北大、中大、杭州三個時期;楊坤寫於1948年的《我國民俗學運動史略〉卻分為多達五個時段,即1922-1925年的北大起源時明,1928-1930年的廣州中大全盛時期、1930——1935年的杭州衰微時期、1936-1937年的復興時期和「近九年來北平的民俗學研究」。只有中國民俗學運動發展到一個較長的歷史時間內,我們才能站在時代的高處來進行回顧、梳理、求得較為客觀的、符合實際的分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