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中華瓷:傳奇的陶瓷之路的故事
描述中國瓷的起源與材料,探討陶與瓷從材料、工藝到審美質感的區別,講述了中國人發明瓷器製造工藝後,擁有這項壟斷技術長達千餘年的輝煌歷程,以及通過著名的陶瓷之路銷往全世界的貿易文化。以中國最早的瓷都和秘色瓷為例,展現了中國瓷器如玉如冰的精粹意蘊;以著名的龍泉青瓷在宋元兩代的外銷為例,展現歷史上龍泉瓷外銷目的地遍佈天下的史實;以禁衛軍瓷和法王路易十四的傳奇故事見證了當年歐洲對中國高溫硬質瓷的高度迷戀。
[第2課] 青花瓷:從波斯的藍彩到中國的圖式
介紹了青花瓷最代表樣式的標準:用鈷藍顏料在白色胎土上的繪畫,開創了類似中國水墨繪畫的文化意蘊,使得中國瓷藝從樸素的質感審美進入彩繪裝飾的新階段。介紹了數十年前完全不被人知的中國青花瓷的起源、發明及與波斯藍彩陶和唐三彩陶的關係。以景德鎮御窯廠和督陶官體系為中心,介紹了青花瓷歷史上最著名的四大代表性產品:至正型青花瓷,永宣青花,成化青花,康熙青花。
[第3課] 從陶文化看陶藝的起源
從考古學的研究成果、名俗學的基本例證,講述中國陶器燒製的起源和發生的基本過程。從對上古文獻「女媧摶黃土造人」的創生神話的闡釋中,勾勒中國陶藝以生為根、以人為本,注重生命意象傳承的文化品質和價值觀念。從「手感」的獨特的領悟中,揭示藝術起源的關鍵節點。啟發學生從尊重生命體驗和心手合一的個性路徑走進陶藝的學習和創作。
[第4課] 彩陶之美
彩陶之美
[第5課] 陶俑之美
簡述中國陶俑的發生與社會習俗的依存關係。與西方造型藝術對比,揭示中國陶俑造型的文化基因。以石家河文化陶俑為例,重點講述新石器時代陶俑的藝術風格,與現代造型藝術比較,揭示原始造型藝術的審美價值和借鑒作用。以秦始皇兵馬俑為例,重點介紹先秦的寫實風格的雕塑藝術,與古羅馬雕塑藝術比較,揭示以氣血造型達到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的獨特的中國造型體系的美學價值。
[第6課] 陶瓷的燒製工藝
以景德鎮陶瓷燒製工藝為線索,考察了景德鎮傳統工藝向現代工藝發展的過程。簡要地介紹了景德鎮制瓷原料、制不、拉坯、利坯、補水、施釉、裝飾彩繪、窯爐、滿窯、燒窯、出窯的工藝流程。目的是通過實地製作流程的圖景展示,讓學生對陶瓷生產工藝有更為直觀與形象的認知。
[第7課] 陶瓷藝術鑒賞與當代科技的交融
本講包括兩個方面:1)當代科技進步與陶瓷藝術創新。從科學思想與技術手段兩個層面介紹了當代陶瓷的系列創造及引人入勝的新藝術表達,並演示了計算機輔助陶瓷圖案設計結合熱轉印輸出技術的有趣實驗及陶瓷動畫的影像短片。2)當代陶瓷技術鑒定的主流方法。介紹了當代技術鑒定陶瓷年代,材料及真偽的三種主流方法。在實驗室環境下演示了利用偏光顯微鏡對陶瓷進行觀測鑒定的技術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