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會員中心 我的購物車 線上留言 付款說明 常見問題 加入最愛 退出登入   

首次訂購請先參閱訂購說明〕 非會員可直接訂購

購物車   線上留言     免費課程  


課程(名稱.編號)簡索

 

  帳  號:  

  密  碼:  

 
    
            關於我們
            課程說明
            訂購說明
            付款說明

       領導藝術.綜合管理
       人力資源.企業培訓
       職務能力培訓系統班
       銷售實戰.市場行銷
       職場技能.個人成長
       Office白領辦公達人
       財經金融.投資理財
       語言學習.出國留學
       中國大陸證照培訓
       資格考試.考証培訓
       文化.生活.興趣.保健
       生產管理.採購物流
       移動開發
       前端開發
       後端開發
       數據庫.服務器
       網頁平面設計
       雲計算.大數據
       網絡營銷推廣
       自然學科
       工程技術學科
       經濟管理學科
       醫.藥.農.林學科
       法律 學科
       計算機工程學科
       哲學.歷史學科
       文學.藝術學科
       教育社會學科
       外語 學科
       醫藥農林
       哲學歷史
       文學藝術
       工程技術
       基礎科學
       經管法學

目前位置:首頁 > 【大學教育課程】 > 自然學科 > 地理|環境|地質|能源


課程名稱:     構造地質學
課程編號: SR_1122 系列: (大學)學術課程
授課學校: 中國地質大學

授時:

全 62 講

授課語言: 中文

光碟版:

 1   片教程光碟(flv檔)

其他說明: ..........
簡      介: 本系列介紹了地質體的次生構造及其成因和演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介紹了斷層幾何學與斷層巖、斷層運動學和斷層組合、逆衝斷層系統、伸展斷裂系、走滑斷層系、褶皺幾何學基..........
光碟版: NT$ 330 購 買:
訂購說明: ◎優惠期間中!各版本為均一價,請於結帳時註明
◎網路版→檔案複查中,暫不提供
◎光碟版→各國(地區)暫不提供光碟配送服務
下載版→由Google 雲端硬碟下載,(請備記 Gmail帳號)
      訂購多套另附--贈送課程
              喜歡這門課程嗎?按分享推薦給你的朋友吧!

      

   

 

    本系列介紹了地質體的次生構造及其成因和演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介紹了斷層幾何學與斷層巖、斷層運動學和斷層組合、逆衝斷層系統、伸展斷裂系、走滑斷層系、褶皺幾何學基礎和褶皺分類、褶皺系統與疊加褶皺、褶皺機制、面理、線理、一點的應力和應力場、莫爾應力圓與應力分析的應用、反轉與節理、應變等,以及多堂實驗課和野外實習課,理論與實踐結合。

 

  

構造地質學簡介
狹義的構造地質學一般限於形變和變形機制方面的研究。構造學或大地構造學是對區域性宏觀構造演化史的研究,也是構造地質學的組成部分。狹義的構造地質學與構造學相輔相成,前者的研究是區域構造演化的具體內涵,而後者則是前者變形機制的成因環境和條件的綜合概括。

構造地質學最先是對構造要素,即褶皺和斷裂的形態、變形組合的認識和分析,以及構造均勻域區劃分帶的研究,而後又結合岩石組合特徵,研究演化歷史和變形期次與階段。其核心是構造演化的動力機制和成因模式,因而總與學說、假說相聯繫。

 

 

 

構造地質學發展史

       859年霍爾在研究北美地質時,發現阿巴拉契亞山脈古生代沉積區具槽形特徵。他把這種現象解釋為因沉積重力負荷而致下沉,1873年丹納把這種槽形構造命名為地槽,並認為是地球因冷縮而在大陸邊繞出現的塌陷帶。地槽概念的提出標誌著現代構造地質學的起點。

      1887年貝特朗提出造山旋回的概念。1883~1909年修斯在收縮說的基礎上完成巨著《地球的面貌》,書中突出了地質學的全球觀點,同時還發展了沉積建造的時空分帶理論,使地槽地台學說得以建立,並奠定了20世紀前半葉的地質學研究的基礎。

      泰勒1910年討論了歐亞大陸第三紀山脈弧形向南突出,1912年魏格納有關大陸起源的論述,使大陸漂移思想形成了大陸漂移說。因此,在20年代前後,在地質學中開始了以地槽學說為代表的垂直論,與以大陸漂移說為代表的水平論有關主要構造運動方式之爭,並把垂直論與大陸位置相對固定相聯繫,稱為固定論,而水平論固有大陸長距離漂移的認識,稱為活動論。

1928年霍姆斯提出地殼以下物質熱對流的假說,用以解釋大陸漂移。1930~1933年哈爾曼和范·貝美倫提出的重力與波動說,解釋造山物質的運動規律。

施蒂勒1924年提出了造山期及其同時性,支持了地槽學說的造山理論。1936年他把地槽進一步劃分為正地槽和准地槽,其後又把正地槽分為優地槽和冒地槽。這些研究成果都顯示了構造地質學在造山作用理論與岩石建造學說等方面的重大發展,進而使地槽地台學說成為20世紀50年代地質科學的主導理論。

      在20世紀60年代,由赫斯首先提出的海底擴張說,以及由轉換斷層證實岩石圈運動符合描述剛體球面轉動規律的歐勒定律,確立了岩石圈板塊構造學,並被譽為現代地球科學理論的一次革命,從而引起對地質學中原有的基本原則和規律重新思考和再認識,也促進了構造地質學的現代化進程。

      構造地質學對地質體變形機制開展了實驗和定量描述的研究。在20世紀50年代創立了構造物理學,60年代,以蘭姆賽為代表,從構造形態幾何學中發展了有限應變測量,提高了構造變形機制的定量研究的實踐性。70年代,地球動力學的模擬實驗和描述計算,擴大了構造成因機制的研究基礎。

 

 

構造地質學基本內容

       構造地質學主要研究地質體的次生構造及其成因和演化,同時也進行構造作用環境的重建和反演的研究,可概稱為改造和建造。它們都是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發生和形成,並具複雜多樣的特徵。

       構造地質學研究的次生構造都與內生地質作用相聯繫,這與地球深部作用緊密相關。岩石圈板塊運動是地質構造演化的主因,所以對地質構造的研究儘管有尺度不同和目的不一的差別,但都必須著眼於全球整體的地質演化規律與特定的形成環境相結合。

       各種構造作用主要都集中在上地幔圈層以上的岩石圈內,因而岩石圈又稱為構造圈。在這裡,既有現今的活動構造現象,如地震可測量的板塊運動向量等,也有各種已經固結了的構造,這種歷史中的構造一直可追溯至38億年以前的古老地質體中。

       持續不斷的構造作用,使地表和地下各種地質體發生形變,如岩層彎曲和斷裂;地表升降造成山脈、高原和盆地;地表遭剝蝕和盆地內沉積;岩漿的侵入活動和火山噴發等,它們都直接間接地由更為廣泛而具體的構造運動所引起的。從礦物晶格位錯至造山帶的形成,不同成因環境和層次的變質作用現象,岩漿巖分帶,大陸碰撞區地殼壓縮隆升和鄰區的盆地沉積充填,以及地質體演化發展中的構造疊加和改造等,都是次生構造。

       構造地質學也研究由構造作用決定的原生構造現象,如造山帶的位置和形態、盆地的形態和分佈,各種層次的變質作用與分帶,不同成因的岩漿巖侵位和噴出活動條件等的本身特徵,都由構造環境所決定,是由先期構造造成而又成為後繼構造作用的基礎。

       構造地質學與地質學一樣始於對大陸地質的研究。地殼構造具雙層模式特徵,不同深度層次的構造變形機制、作用過程和產物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在地下一般為10~15 公里深處的脆韌性物性過渡帶上下的差別。其淺部常見脆性構造變形,構造發育不均勻;而在過渡帶之下,以韌塑性均勻剪切變形為特徵,各類韌性剪切構造面一般都很平緩,多強烈置換構造和透入性特徵。淺部的脆性斷層向下進入韌塑性帶時常產狀變緩。具細粒化重結晶的糜稜巖則多形成於脆韌性過渡帶附近或更深些。

       構造變形的各種不同速率和長時間的作用進程,可造成地質體的穿時現象,而不同階段的構造作用可使構造發生遞進變形或疊加;它們在時空上的關係,主構造期間及遞進變形期內的演化序列,又常與沉積作用或岩漿侵位相關,這種具明顯對應關係的主期又稱為構造熱事件,它不僅是構造變形產物,也是地質階段劃分的重要標志,有重要的紀年意義。

       構造地質學強調野外實地觀測。其研究精度則隨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迅速提高。20世紀60年代以來遙感技術的運用,對地質構造的研究產生極高的效益;採用反射地震技術研究地殼結構,並開創大陸地學斷面的研究和成囤,所有這些創新技術和理論,已有可能在更廣闊的範圍內研究具體的構造單元、區域構造特徵、水平運動和製圖。實驗室內的顯微構造與組構研究、構造變形條件的溫度和壓力的測算、古應力場重建及古應力差值估算等已經實現。因此,構造地質研究的觀測分析手段已是宏觀更宏、微觀更微,使不同尺度的構造有可能在成因和演化及運動學和動力學上結合得更好,研究得更深入。計算機數字模擬則又開拓了為這方面實驗提供可資參考的途徑。

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地球包括固體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氣。

 

 

 

          全 62 講   每講授時 依列表各章節配置     總授課時間:   1489 分鐘
第01集_構造地質學緒論(一) 00:19:09
第02集_構造地質學緒論(二) 00:23:13
第03集_實驗一面和線的產狀(一) 00:21:12
第04集_斷層幾何學與斷層巖(一) 00:20:09
第05集_斷層幾何學與斷層巖(二) 00:19:59
第06集_斷層幾何學與斷層巖(三) 00:24:43
第07集_斷層運動學和斷層組合(一) 00:20:01
第08集_斷層運動學和斷層組合(二) 00:24:17
第09集_斷層運動學和斷層組合(三) 00:27:09
第10集_構造地質學實驗二(一) 00:22:29
第11集_構造地質學實驗二(二) 00:26:15
第12集_構造地質學實驗三(一) 00:23:31
第13集_構造地質學實驗三(二) 00:22:13
第14集_逆衝斷層系統(一) 00:22:19
第15集_逆衝斷層系統(二) 00:22:11
第16集_逆衝斷層系統(三) 00:23:41
第17集_伸展斷裂系(一) 00:22:00
第18集_伸展斷裂系(二) 00:22:11
第19集_伸展斷裂系(三) 00:22:03
第20集_走滑斷層系(一) 00:22:48
第21集_走滑斷層系(二) 00:38:26
第22集_反轉與節理(一) 00:24:51
第23集_反轉與節理(二) 00:23:12
第24集_反轉與節理(三) 00:25:12
第25集_構造地質學實驗四(一) 00:22:25
第26集_構造地質學實驗四(二) 00:22:00
第27集_構造地質學實驗五 00:23:05
第28集_褶皺幾何學基礎和褶皺分類(一) 00:22:41
第29集_褶皺幾何學基礎和褶皺分類(二) 00:22:10
第30集_褶皺幾何學基礎和褶皺分類(三) 00:23:41
第31集_褶皺系統與疊加褶皺(一) 00:22:39
第32集_褶皺系統與疊加褶皺(二) 00:22:42
第33集_褶皺系統與疊加褶皺(三) 00:22:17
第34集_褶皺機制(一) 00:29:19
第35集_褶皺機制(二) 00:23:12
第36集_褶皺機制(三) 00:35:37
第37集_構造等高線 00:29:09
第38集_面理(一) 00:26:46
第39集_面理(二) 00:20:25
第40集_面理(三) 00:22:57
第41集_面理(四) 00:21:50
第42集_線理(一) 00:23:21
第43集_線理(二) 00:21:13
第44集_地質構造學實驗七 00:22:02
第45集_一點的應力和應力場(一) 00:22:44
第46集_一點的應力和應力場(二) 00:21:08
第47集_一點的應力和應力場(三) 00:23:23
第48集_一點的應力和應力場(四) 00:17:48
第49集_莫爾應力圓與應力分析的應用(一) 00:24:08
第50集_莫爾應力圓與應力分析的應用(二) 00:22:37
第51集_莫爾應力圓與應力分析的應用(三) 00:22:28
第52集_黃石國家公園野外實習課(一) 00:22:45
第53集_黃石國家公園野外實習課(二) 00:38:00
第54集_應變(一) 00:22:19
第55集_應變(二) 00:24:42
第56集_應變(三) 00:27:36
第57集_應變(四) 00:22:19
第58集_應變(五) 00:21:04
第59集_韌性剪切帶 00:32:46
第60集_岩石流變學(一) 00:22:40
第61集_岩石流變學(二) 00:23:12
第62集_岩石流變學(三) 00:34:53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集 數(全) 主講人(單位) 課程系列
  SR_4530  礦物岩石學  全 29  集  石油大學 遠距教育課程 
  GS_6170  礦物加工學  全 154  集  中國礦業大學 本科國家級課程 
  SR_4554  環境學導論  全 42  集  石油大學 遠距教育課程 
  MS_5122  環境學基礎  全 31  集  南開大學 國家級課程 
  GS_2275  環境保護概論  全 44  集  北京工業大學 本科國家級課程 
  MS_5121  環境污染事件與應急響應  全 49  集  北京師範大學 國家級課程 
  SR_4529  儲層地質學  全 31  集  石油大學 遠距教育課程 
  GS_6174  選礦廠設計  全 67  集  中國礦業大學 本科國家級課程 
  SR_1590  廢物生物處理理論與技術  全 45  集  浙江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4525  構造地質學(含大地構造)  全 27  集  石油大學 遠距教育課程 
  SR_1122  構造地質學  全 62  集  中國地質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583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概論  全 74  集  南開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121  當代自然地理學  全 102  集  南京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118  普通地質學  全 94  集  南京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113  現代自然地理研究  全 34  集  南京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112  動力氣象學  全 110  集  中國海洋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MS_5128  恢復生態學  全 51  集  北京師範大學 國家級課程 
  SR_1543  空氣潔淨技術  全 34  集  清華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4545  物理性污染控制  全 32  集  西安交通大學 遠距教育課程 
  GS_3280  油礦地質學  全 41  集  中國石油大學 本科國家級課程 
  GS_3629  岩石力學與工程  全 37  集  北京科技大學 本科國家級課程 
  SR_4512  岩石力學  全 26  集  石油大學 遠距教育課程 
  SR_1541  固體廢物管理  全 48  集  同濟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1528  污染生態化學  全 59  集  南開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4507  地震探勘原理  全 33  集  石油大學 遠距教育課程 
  SR_4508  地質學基礎  全 30  集  石油大學 遠距教育課程 
  GS_3045  瓦斯地質學  全 40  集  河南理工大學 本科國家級課程 
  SR_4505  古生物地史學  全 55  集  石油大學 遠距教育課程 
  MS_3234  工業清潔生產原理與方法  全 33  集  北京工商大學 本科國家級課程 
  MS_5164  工業生態學  全 41  集  東北大學 國家級課程 
  SR_1502  工程地質  全 46  集  南京工業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SR_4536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全 56  集  西安交通大學 遠距教育課程 
  SR_1501  大氣污染控制  全 79  集  天津大學 大學學術課程 
table>

  易學族課程網    http://www.estu.com.tw/  
    易學族自學網   http://www.estucourse.com/
電子信箱:   estuLearn@gmail.com     
               Copyright © 2017 Estu. All Rights Reserved